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关注格林柯尔系走向 > 正文
 

《财经》杂志:细探格林柯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15:13 和讯网-《财经》杂志

  对顾雏军的技术及公司价值作出评价的是其商业实践的成败本身,它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明天科龙的命运--如果这宗交易最终能够完成

  财经》杂志/王晓冰

  格林柯尔,一家两年前上市香港创业板的小公司,如果不是因为10月底对于名牌家
电企业科龙的股权收购,可能至今仍然不会引起过多关注。

  收购案吸引了众多财经记者蜂拥而至。然后,几乎所有采访过格林柯尔的记者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虑:为什么这个“世界第三大制冷剂企业”对于公众来说如此陌生?

  世界第三大制冷剂企业的说法源自格林柯尔的宣传材料。通过格林柯尔公司网站上的一篇长文《格林柯尔与制冷剂》,人们获知格林柯尔是与美国杜邦和法国ELF齐名的世界三大新型制冷剂供应商之一,同时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设有分公司,年产值高达10亿美元以上。

  文中对于格林柯尔的市场份额还有如下描述:“目前,格林柯尔制冷剂(指天津厂)的年产量为3万吨。格林柯尔的产品占有欧洲市场的25%、北美市场的10%、亚洲市场的50%,我们的近期目标是占领中国市场的99%。”身为格林柯尔首席执行官的顾雏军在收购科龙之后更大胆放言,将以格林柯尔的制冷剂对科龙的空调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利用科龙的营销网络来推广格林柯尔制冷剂,最终将格林柯尔集团打造成一个世界级制冷业巨子。

  构筑这个传奇故事的基石看上去颇为坚实。根据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2000年年报,2000年7月13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公司2000年营业额比1999年上升2.9倍,至3.64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为2.69亿元人民币,利润率高达74%。在上市第一年就摘取了创业板盈利第一的桂冠。

  在高额利润的支撑下,格林柯尔(香港交易所交易代码8056)在香港资本市场的表现十分优异。2000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公布之后,其股票由两星期前的历史低位1.40港元开始大幅反弹,至今股价仍在3港元以上,是香港创业板中为数不多的几支保持在发行价以上的股票之一。

  一支业绩彪炳的股票、一个业务跨欧美亚三洲的公司为何在海内外名声不彰?用所处行业(制冷剂替换)的生僻以及上市时机低迷来解释固然说得通,却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在香港的投资银行中,为数不少的分析员在称赞格林柯尔业绩的同时,也表达了很多疑虑,例如所罗门美邦的一位分析员曾经希望顾雏军提供一些更为知名的大客户名录,终无所得。还有分析员质疑格林柯尔的管理并不像一个规范的跨国公司等等。

  格林柯尔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因其收购的科龙同时在深圳和香港主板上市,牵动了两地诸多市场投资者;也因为科龙经历了太多的曲折,新入主的格林柯尔将自己袒露在媒体聚光灯下。

  关于顾雏军:两种版本

  要了解格林柯尔,必须先了解顾雏军。作为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持股量为61.7%的控股股东,顾雏军不仅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是公司的创始人、格林柯尔制冷剂的发明者,还是统称为格林柯尔集团的一系列冠之以格林柯尔头衔的公司的所有者与管理者。公司提供给记者的简历如下:

  “顾雏军,1959年5月5日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普通干部家庭;文革期间下乡插队三年。1977年考入江苏工学院动力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1年考入天津大学,在热物理工程系读硕士,获硕士学位。此后,在天津大学能源研究所和江苏工学院动力系工作,主要从事热力学理论、非共沸工质、换热器和地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遗憾的是,这样的简历勾勒出的只是作为“学者”的顾雏军,而从学校到格林柯尔之间及以后的经历,即作为“商人或者企业家”的部分则完全是一片空白。记者在深圳格林柯尔环保工程公司采访时,试图从顾雏军的助手和员工口中探知一些顾早年下海的经历,他们均表示顾平时很少谈到这些经历,偶有提及,也语焉不详,“我们只知道顾总早年在国外创业非常艰苦,具体情况就不大清楚了。”

  只能从为数不多的主要由格林柯尔提供的报道中,可以觅得顾雏军海外创业的大致轮廓:1991年顾雏军怀揣500美元登上了去英国的飞机,1991下半年建立了英国顾氏制冷技术有限公司和一个年产量为2000吨的制冷剂生产基地,在英国CFC制冷剂替换市场中占据了25%的市场份额,后又在加拿大建立加拿大格林柯尔公司,至1994年底,格林柯尔制冷剂在英国和加拿大的年销售额达到1700万美元。

  然而,天津大学热物理工程系的一位教授、顾雏军早年的校友,则提供了顾雏军经历的另一个版本。这是一个更复杂却并无传奇色彩的版本。

  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顾雏军毕业后分配到江苏工学院动力系工作,不久便下海。在1989年前后开始宣传其“顾氏循环理论”,并推出据说有“环保、节能”效应的新型制冷剂,在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在徐州和惠州等地设立空调厂。与徐州羽绒设备厂的合作,是由徐州羽绒设备厂出厂房设备,顾雏军自己投资几万元用顾氏制冷剂试制空调,一年后双方不欢而散。不久顾雏军又南下惠州,成立了华空调制冷设备厂,推出“小康空调”。1994年小康空调发生质量纠纷,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九次抽检不合格,被勒令停产,还因此引发一场诉讼,后不了了之。至于顾雏军的海外创业史,这位消息人士则表示不甚了了。

  两个版本的顾雏军提供了对其人其事大相径庭的两种解读,究竟哪一个更接近事实的真相,抑或两个版本互为参照各有侧重?那么将两个顾雏军贯穿在一起的线索又是什么呢?

  第一个版本的求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无论是顾本人,还是相关报道都无法确知格林柯尔海外公司合作者的名字。记者曾询问国内制冷业内的一些专业人士,对于顾雏军的海外历史大多知之不详,而谈及顾雏军在国内的经历则多有微词。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曹德胜指出,“顾氏循环理论”的说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被否定,顾曾称这一理论“列入中学教科书”更是子虚乌有。“热力学界只有劳伦兹理论,这些内容只有在大学才可能学到”。

  相反,有关华空调的诉讼则是当年引起舆论关注的重要新闻事件之一,新华社、科技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都曾有过长篇报道。1995年2月4日《科技日报》在一篇题为《法律不可渎》的报道中记录了小康空调查封始末,文中指生产小康空调的惠州华空调制冷设备厂在1993年7月21日以后的五个月中,“连续九次无理拒绝了执法部门的抽样检查”,其后,又将已被惠州市技术监督局原地封存的732台空调机非法转移。1995年2月3日惠州当地法院作出裁决,支持了技监局对华公司处以600万元罚款的决定。顾雏军当时是华公司的法人代表及董事长。这一案例还入选了《人民法院案例选》。

  从以上情况可知,90年代初的顾雏军在国内创业屡屡受挫、技术理论被业界主流所否定之际,却是其所称在海外创业起步成功并走向辉煌之时。为什么顾所研制的制冷技术在国内为枳,而在海外为桔?这里面也许有许多理由,但顾雏军从不深谈。技术神话求证

  顾雏军人称“顾冷冻”,自从其推出新型制冷剂起便是一个富于争议的人物。今年10月30日接受《财经》采访时,顾将自己的成功总结为“有一个独特的发明,同时相信自己的发明是有用的,然后就坚定不移地去实现”。从最早的“G制冷循环”到“顾氏循环”、“顾氏工质”到现在的“格林柯尔制冷剂”,便是顾雏军的成功利器和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74.6%的利润之源。

  顾雏军的强烈自信由来已久。1989年1月6日,《光明日报》报道“顾雏军推出热力循环节能技术”后,报道一步步升级,逐渐演变为“顾氏热力循环系统”、“引起世界关注”,并进一步宣称根据顾氏循环原理研制而成的混合制冷剂可使空调冷库大幅度节电,是“制冷业的一次新技术革命”。当时所提的“顾氏工质”便是格林柯尔制冷剂的最早原型。

  同类报道在各报刊出,持续到次年8月。顾雏军很快便在1989年推出了顾氏制冷剂,1990年又推出“新一代超低耗能的小康空调”。

  顾的“发明家形象”当时也曾遭到业内许多专家否认。1992年9月,国家科委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了关于“顾氏循环”技术推广的可行性论证会议,各地学者与顾雏军再次激烈交锋。大部分学者认为“顾氏循环”只是劳伦兹循环的重述,并无新意。

  从1991年4月至1994年2月,在由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进行的抽检中,“小康空调”的安全性能和制冷性能均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更早的时候,广东省制冷学会便对“顾氏循环技术”在广东四家宾馆改造工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论是“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中两家已摒弃了顾氏工质,重新换回改造前的制冷工质,另一家也计划放弃”。同时调查者还认为,“华公司在改造中采用了对比条件不一样的方法进行改造效果的测定及计算,既不合理,亦有取巧之嫌”。

  时隔数年之后,顾雏军又带着标牌为“格林柯尔”的六种制冷剂重归故里。这一次他带回的还有一份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简称ASHRAE)提供的检测数据。据格林柯尔的产品资料介绍,格林柯尔旗下有四种制冷剂中被列入了ASHRAE的标准,即以R411打头的R411A、R411B和R411C和另一种型号R405A。其中R411系列的格林柯尔制冷剂主要用于替代R502和目前常用于替代的R22,而R405A则用于替代R12。R12是过去空调器主要采用的制冷剂原料,目前已被禁用;与R12相比,R22对臭氧层的破坏要小一些,所以在公认更理想的替代品出现之前,它是R12的主要过渡性替代品。而格林柯尔宣称,其R411系列制冷剂在节能和环保性能上均超过了目前普遍使用的R22。

  为格林柯尔制冷剂正名的还有有关部门于1999年7月出具的一份应用于冷藏设备的测试报告,以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所于1999年9月出具的应用于汽车空调的测试报告,两份报告均为委托检验。格林柯尔认为,国内外的检测据称说明着同一个事实,即格林柯尔制冷剂具有"独一无二的环保、节能和直接注入概念"。

  中国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朱明泰和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曹德胜对于这样的说法表示了惊异。专家指出,R411C并未被列入ASHRAE的编号,而R405A因为其成分中含有大量的不符合新的环保要求的成份, 早在1996年就被美国联邦政府视为“不可接受的替代物”。

  曹德胜认为,列入ASHRAE编号的制冷剂有几百种之多,其中既有符合环保要求的,也有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光混合制冷剂就有57种,R411B和R411A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列入ASHARE标准并不意味着就是环保制冷剂,只能说明其成分的稳定性。” 朱明泰更指出,格林柯尔R411系列的三种制冷剂,85%以上的成分其实都是其所宣称替代的R22。美国制冷专家詹姆斯·卡姆在经过比较研究后也认为,在减少对臭氧层破坏方面,R411系列的格林柯尔制冷剂虽然较传统氟利昂制冷剂要好,但并不比R22的作用强多少。

  至于节能功能,曹德胜说,混合制冷剂都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是具体节能的指数很难测定。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需要对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制冷效果进行大量取样分析,才能就制冷剂的节能效果得出结论,一个样本数据的委托检验结论是不具说服力的。

  在如何评价格林柯尔的技术问题上,记者曾广泛征求国内制冷业内专家的意见。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格林柯尔制冷剂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可以作为替代传统制冷剂的过渡选择之一,但是并不具有其产品说明中宣传的“独一无二”的特性,所谓“10%至35%”的节能效果未经严格的检验测定,有浮夸之嫌。

  利润从何而来

  格林柯尔制冷剂在国内创造的利润相当惊人。该集团公司的未上市部分即位于天津的生产基地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其2000年度销售收入为9.257亿元,净利润达到5.985亿元,利润率达到64.7%;而主要资产为销售公司的上市部分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的成长速度更加令人惊讶。公司上市之后公布的第一份季报显示:在截至2000年9月30日的头九个月中,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的纯利增至2.32亿元人民币,比1999年同期大升32.4倍。这家公司1998年公司收入为11万元,利润是-800万元,以2000年年报统计的收入数字3.64亿元来计算,其营业收入在三年中增长了3300倍!

  格林柯尔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各工程公司所做的制冷剂替换业务和指定代理商完成的分销业务。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2000年年报披露,公司在2000年收入的3.64亿元中有3.18亿元来自于北京、深圳、湖北、海南四家工程公司所完成的125项替换工程,其余0.46亿元来自分销业务。

  记者曾咨询专家后进行过一个简单的测算,发现以现有业务量统计,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2000年的收入简直是一个无法达到的数字。根据格林柯尔提供的信息,其用户多为写字楼、宾馆。一位制冷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幢写字楼的制冷动力机组所需的制冷剂不会超过1000公斤即一吨,格林柯尔R411系列的制冷剂价格从86元到111元/每公斤不等。由此测算,一吨格林柯尔制冷剂的市场售价大约为11.1 万元,以其完成125项工程计算,销售额不过1387.5万元人民币,与格林柯尔公布的替换业务收入3.18亿元之间,相差实在太大。

  通过政府发文指定使用的形式来确定格林柯尔在当地制冷剂替换市场的领先地位,是格林柯尔的销售法宝。这一策略现在已在湖北、海南和天津获得了通过,并曾激起投资者对格林柯尔未来制冷剂替换业务的想像。但记者研究了这些文件后发现,实际上,政府并未强制所有工商企业立刻换装格林柯尔制冷剂。此外,这种做法也引起了同业及专家们的争议。他们认为,能够对传统制冷剂进行替代的新型制冷剂有很多品种,指定产品的做法容易形成垄断,扰乱市场秩序。日前,一份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和中国建筑委员会制冷空调研究会等单位的11名专家签名的建议书已被递呈北京市科协和市人大。

  被列入1999年十大经典策划的“零成本零风险”市场营销策略,是格林柯尔的另一个武器。所谓“零成本零风险”,是通过提供保险的方式向客户承诺以节电的费用来支付更换格林柯尔制冷剂的成本。

  格林柯尔在产品推荐书上列出过21家客户,并称几乎所有的用户都对使用结果表示满意,节能效果在15%至28%之间。《财经》通过电话访问了这21家客户中的14家(其余7家因种种原因未能接受采访)。国家图书馆为代表的五家用户表示从未购买过格林柯尔制冷剂,其中大兴县兴商物资中心冷冻厂只是在1998年应格林柯尔的要求作过试验,试验完毕后就不再使用格林柯尔的制冷剂;有五家用户认为换用格林柯尔后节能效果明显升高;用户石家庄中京大酒店制冷部认为格林柯尔制冷剂有节能效果,但是成本太高;包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馆、首钢NEC电子有限公司和北京樱花宾馆在内的三家用户,都是在近两年换装的格林柯尔制冷剂,但对使用效果不满意,认为没有达到宣称的节能效果,不打算继续换装。

  顾雏军显然也知道格林柯尔在销售中的艰难。他屡屡强调,收购科龙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升格林柯尔的知名度。“至少,以后我们的业务员在介绍自己的公司时,可以说,我们的老板就是科龙的大股东,那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见到客户的高层主管,我们也有更多的可能性谈成交易。”

  1998年,格林柯尔在成立北京格林柯尔环保工程公司时曾作过预测,认为仅北京地区正在使用的传统制冷剂就有2万吨,未来工程改造的前景非常乐观,预计北京公司的总营业收入将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格林柯尔还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国内仅制冷剂替换和制冷设备剂回收设备的年需求量在5万套上下,而格林柯尔所追求的国内市场份额是99%。

  专家们并没有那么乐观。目前国内制冷业公认,混合制冷剂可以作为过渡性物质来替代目前使用的一些含氟利昂的传统制冷剂,但是各国禁用氟利昂的进程并不一样,欧洲从2000年就开始全面禁用,而中国的承诺是在2010年前逐步淘汰。因此,中国制冷剂替换的市场拓展进程不可能太快。根据中国在1998年确定的《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预计,到2010年R22制冷剂的消费量也只能达到4.5万吨。这是国内目前惟一能找到的对制冷剂需求量的统计数字。即使按格林柯尔公布的每公斤R411A的市场价格111元,在抢占了R22的全部市场后,总销售额也不过50亿元。

  不是结论

  2001年11月22日,传出了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的最新消息。消息称,中国银行已经冻结了科龙7.16%的股份,原因是科龙的原大股东广东科龙(容声)集团(容桂镇绝对控股)今年上半年在中行贷款时曾经达成协议,如果有股权转让,将事先通知中行。而容桂镇政府在此次股权转让时并未履行承诺。此前,从容桂镇当地信用社传出的消息说,格林柯尔曾打算以将购入的科龙股份为质押贷款数亿元人民币。信用社为此曾专赴天津调查格林柯尔的生产基地即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最近《财经》从可靠渠道得知,目前格林柯尔的贷款申请已被拒绝,直到11月10日,格林柯尔的收购款只到位1亿元人民币。而据科龙公司一位副总裁透露,格林柯尔收购科龙一事目前仍在等待中国证监会的检查结果,“批不批现在还不知道呢。”

  在格林柯尔的历史中,比华空调还要少为人知的是雪花格林柯尔。雪花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北京最有名的电冰箱生产企业,1996与惠尔浦的合资不欢而散后,企业一蹶不振。1998年雪花又宣布与加拿大格林柯尔公司联姻。不过公司总工程师高利平曾向外界透露,合资之后格林柯尔一分钱也没有投入,而雪花为了保住合资企业在减免税方面的优惠,只得选择忍气吞声。虽然格林柯尔进入之初也设想过要用其制冷剂来改善雪花冰箱的制冷和节能效果,但目前的现实是,雪花格林柯尔电器有限公司已不再生产雪花牌冰箱,而它为其它厂家组装的产品选用的也不是格林柯尔的制冷剂,而是清华东岳制冷剂。

  所有有关格林柯尔的历史其实并不隐密,就在此次收购宣布之前,中国家电协会的一位副秘书长据说曾经两次专程赶往顺德,介绍格林柯尔和顾雏军的真实历史——其中自然也会包括与雪花的合资,试图提示转让科龙股票将面临的巨大风险。这些话显然并未引起卖家的重视。

  记者无法获知科龙原大股东在听知中国家电协会介绍后的判断。甚至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判定顾雏军、格林柯尔和科龙收购案中的全部虚虚实实。顾雏军过去的一切努力,无论成功或失败,看来都围绕着一个目的,即用格林柯尔制冷剂替代传统制冷剂并试图制造出一个优秀的空调产品。这也正是他宣称在收购科龙后打算进行的工作。

  在不改初衷的执着之外,人们需要知道的只有一个问题:究竟是“顾冷冻”的商业价值被高估了,还是怀疑者将其低估了?舆论和市场都给过顾雏军诸多信任与期望,而同业评价与记者查证又使人对其技术及商业效益充满疑虑。无论如何,最终能对顾氏技术及公司价值作出评价的还是其商业实践的成败本身。而昨天的真相,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明天科龙的命运——如果这宗交易最终能够完成。(《财经》杂志2001年12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