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延缓周期下行过程关注经济长期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8:32 中国证券报

  天则所·中评网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课题组

  内容提要 今年上半年GDP增长9.5%,经济仍在高位运行,但下行的趋势已很明显,此种矛盾情况表明,今年的经济运行不会出现大的下滑,问题是如何稳定明、后两年的经济增长,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广泛关注、深入研究和真正解决经济发展中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通过重大的体制和政策调整,既延长本次周期的过程,又准备好长期的发展。

  经济增长结构改变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消费需求贡献提高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895亿元,同比增长25.4%,低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从月度来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月小幅提高趋势,前5个月增速比前4、3、2个月分别提高了0.7、0.4和0.8个百分点,6月份增速达到了29%,为今年以来增长率最高月份。

  今年以来,消费需求延续去年后期快速增长的势头,形势喜人。上半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9610亿元,同比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比去年同期快1.8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发展。

  外贸进出口增长呈现回落态势,外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450亿美元,增长23.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423亿美元,增长32.7%,总体上延续了上年快速增长的态势;而进口增速下降明显,进口3027亿美元,增长14.0%,减慢28.6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396亿美元。

  分月度看,出口增长逐月回落,1-2月增幅达到36.6%,比上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3、4、5月分别增长32.8%、31.9%、30.3%,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10.1、0.5、2.5个百分点;进口增幅自2004年下半年明显下滑以来,今年1-2月进一步回落到8.3%,3月份之后增速有所回升,3、4、5当月分别增长18.6%、16.2%、15%,回升态势逐步减弱。

  货币供给总体宽松,信贷增长持续收缩6月末,M2余额27.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低于2003年、2004年但高于2001年和2002年的同期水平;M1余额为9.9万亿元,增长11.3%,比上年同期低4.9个百分点。就反映全社会资金供给状况的广义货币M2而言,总体较为宽松。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去年同期低3.1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同比多增240亿元。新增部分主要集中在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上半年累计新增6528亿元,同比多增1660亿元。受去年10月上调贷款利率以及今年3月份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调整影响,上半年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主要是房贷)累计同比少增1204亿元,占同期中长期贷款少增额的70%。

  货币市场运行良好,市场利率趋降上半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足,市场成交量大幅增加,市场利率大幅下行,现券市场持续交投活跃,市场产品创新和制度建设获得较大进展。本币市场共有122个交易日,累计成交46589笔,成交金额99049.78亿元,日均成交811.88亿元,同比增加48.24%。信用拆借、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828%、1.418%、1.742%。

  由于春节因素,2月份同业拆借利率从2.10%上升到2.83%,以后逐渐回稳,3月17日人行下调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后,加权利率呈持续震荡下降趋势,最低下探至1.26%,与最高利率相差达159个基点,6月末收于1.58%,比年初1.99%下降了41个基点。

  股市大盘震荡下行,交易量创新低二季度,深沪股市继续震荡下行。4月1日上证A股指数1238点开盘,4月14日一度涨到1315点,此后一路下行,到6月3日跌至1050点,6月6日跌破1000点,尔后又有所反弹,6月30日以1135点报收,创下近61个月以来最低收盘,下跌8.3%。深市成份A股指数的开收盘分别为3207点和2857点,下跌11%,处于近10年以来的最低点。4、5月份深沪两市共筹集资金340亿元,虽比上个季度月均筹资有所增加,但是A、B股市场融资功能依然很弱。

  通缩预言依据不足

  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始于2002年第四季度,从2003年央行121号文件收紧房地产信贷开始,经过长达两年的宏观调控,去年7月达到顶峰,之后进入了调整时期。随着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和矛盾现象,人们的议论又多了起来,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意见。有人认为,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处于最好的运行状态,高增长,低通胀,投资过热已经降温,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消费物价稳定且在低位运行,现在的危险不是下降过快过大和出现通货紧缩,而是防止过热复发和投资反弹。与此相反,有的机构预测,本轮经济景气周期从上升到下降的拐点早已出现,下滑之势正在加速,未来3-6个月之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不仅会下降到8%以下,而且会进入新的通货紧缩状态。

  从实体经济的生产状况来看,自从去年四月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以来,特别是针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今年继续出台了一些紧缩措施,经济中的过热现象已经暂时得到抑制,经济增长已经越过景气循环的高位,尽管过热的某些因素依然存在,但是,产能利用率下降,其中,20%的行业下降过大;库存水平和应收账款增加,其中,1/3行业增加明显;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从上年1-5月的43.7%下降到今年同期的15.8%,说明下行之势已经形成。不过,预言下半年会出现经济增长大幅下降和通货紧缩,似乎依据不足。中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问题不在今年,而在明、后年,更在长远。

  从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来看,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长较上年同期明显回落,但第二季度又小幅回升,此与去年的基数有关,如果折成年率,增速并不算慢,且趋势与去年先升后降相反。消费增长比较稳定,目前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条件。变化较大的是净外部需求,去年上半年有6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今年同期则出现了396.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已经超过去年全年319.8亿美元顺差的水平。如果汇率不做调整,这一趋势不会发生多大变化,但全年不可能达到有人估计的800-1000亿美元。因为,在汇率升值的预期下,有高报出口、提前结汇和低报进口、推迟付汇的临时因素。如果运用支付法,按照三大需求的情况和国家统计局现在公布的GDP增长额计算,或者净出口的贡献度超过44%,或者GDP增长率远在公布的数字以上。显然,这是与上述关于增长趋缓的判断相矛盾的。这一方面说明GDP核算存在着明显的无法解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今年的经济增长降幅不会太大。

  从价格的变动趋势来看,1-6月消费物价、零售物价、生产资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5、6月份当月,上述主要价格均出现了环比下降而同比上升的态势。由于夏粮丰收,权重较大的粮食和食品价格稳中趋降,但由于南方水灾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今年的粮价走势要到8、9月份秋粮上市时才能确定。由于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未变,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的压力大于上升,尽管家电等一小部分产品由于上游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出现变相上涨。预计下半年各地会出台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和服务的调价措施。因此,今年既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也不会有明显的通胀压力。目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一是汇率变动,二是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波动。这不仅会影响到今年的经济走势,而且会影响到明、后年的发展。

  从就业和国际收支来看,不会发生趋势性变化,失业问题依然严重,短期内不会缓解;尽管上半年贸易顺差扩大,资本流入增幅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依旧,如果汇率不变,双顺差不会比上年减少,其利弊都非常明显。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运行,今年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问题是明、后年的情况将会怎样?既然减速趋降之势已经形成,明年会不会下降过多过大?这与当前的体制调整和政策操作以及人们的预期有很大关系。如果按照目前的走势继续下去,明年有可能出现下降过多的问题。因为,虽然近几个月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保持在13-15%之间,六月末达到15.7%,但M1的增长只有11.3%,本外币贷款的增速已经降至13.2%,银行的审贷规模相当于过去的60%左右,其中,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全面收缩,6月末增加1193亿元,同比少增1204亿元,出现了松货币、紧贷款的情形。其原因在于贷款投放找不着目标和热点,凡可以放贷的大都是紧缩的对象,于是大量资金进入货币市场寻找利差,使得上半年的货币市场出现繁荣景象。房贷新政的目的在于稳定房地产价格,二季度35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比一季度回落1.8个百分点,涨幅仍不算小,但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两种现象,一方面一些地方仍在大上快上,今年农业用地转建设用地的计划是400万亩,而各地申请的用地量超过了1200万亩,另一方面又被不少人看作是打压房地产。究竟情况如何,还得进一步观察。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房地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且还有一个较长期的发展,但价格上涨过快必然形成泡沫,泡沫破灭就会出现大跌。这不仅会危及宏观经济稳定,而且对谁(包括开发商、银行、城市居民和进城农民工)都没有好处,且目前人们的预期是普遍看涨。一旦出现跌势,问题可能就大了。所以,只要小幅慢涨就是好事。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在减免农业税和增加农业支出上有所动作,在进出口税收管理方面的灵活性也有所增强,但在关键的所得税并轨和增值税转型上没有什么进展,如果明年不能取得突破,形势就有可能逆转。

  如果说,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问题不大,明年的问题不小,那么,长期的问题就更大。此语并非耸人听闻,而是目前的现状使然。现在,从政府到民间,从学界到业界,从高层到各部门,大家的眼球和精力都集中到了宏观经济波动之类的短期问题上,据笔者所知,还有很多机构正在准备加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炒作之列。但是,对于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很少有人关注。须知,战略性失误的损失是灾难性的和无法挽回的,它对宏观经济的短期运行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一般来说,当一国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时,相对而言,宏观问题比微观问题更突出,但是,像现在这样几乎人人谈宏观,个个(机构)做预测的情况,的确不大正常。根源在于,在目前的体制条件和激励约束下,这样做的收益大于成本,花的力量不大,只要语出惊人,很容易炒热炒红,一可争权,二可出名,三可取利,何乐而不为?而一些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大问题,要真正做好非得花大力气不可,而做出来的东西又无人关注,无人赏识,或者束之高阁,或者变成废纸,连个响声都听不到。然而,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成堆,急待研究,更需要早做安排,未雨绸缪。

  从目前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内需和外需、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问题。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往往会低估本币,引进外资,鼓励出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中国20多年的实践再一次证明,在发展过程的前期,重商主义政策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不仅小国如此,即使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也不例外。否则,我们不可能取得改革开放25年来经济和贸易年平均分别增长9.4%和18%的巨大成绩。然而,长期持续地实施这一政策必然会走到反面,出现弊大于利的结果。

  一是近十年来,我们不仅保持了储蓄大于投资和出口大于进口的双剩余格局,而且形成了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的态势,带来了汇率升值的巨大压力。

  二是贸易依存度去年已经超过了70%,出口依存度达到了36.9%,虽然由于汇率和GDP核算等因素的作用,对此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分子(贸易)以3倍(30%:10%)于分母(GDP)的速度增长,则是不可持续的。

  三是引资和出口的大量增加,增加了本已相当紧张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增大了环境负担,却没有带来相应的福利增加。笆比娃娃的故事尽人皆知,我们再讲一个童鞋的故事。据有关方面专门调查,中国生产的童鞋供应沃尔玛,在美国的售价最低是14.99美元,最高是29.99美元,而中国的出厂价只有5美元,扣除各种成本,一双鞋只能挣20美分。

  四是外资独资化的发展,与本地经济不发生联系,形成孤岛经济,从最低端进入,没有技术转移,没有功能提升,没有价值创造,正如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所称,外商投资在促进了中国经济贸易增长的同时,”带来的结果是核心技术缺乏症”。五是加剧了贸易摩擦,恶化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国际环境。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刚刚结束,在分享贸易合作的剩余中,中国所得的份额也比较小,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尚未解决,美参议院甚至通过议案,要求中国政府在6个月内使人民币升值,否则将对中国产品加征27.5%的惩罚性关税。美国的行为霸气十足,不去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经济政策,反而向中国施压,中国当然不能接受。然而,美中贸易逆差占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1/4(按照美国的统计)-1/6(按照中国的统计),冷静地看待我们的情况,是否也有授人以柄之嫌。发达国家祭起贸易保护的大旗,与我贸易摩擦不断,发展中国家也成为对我发起贸易摩擦的主体,今年一季度针对我国的6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有5起是发展中国家发起的。虽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有大量逆差,在国际贸易中大家都是民族国家利益至上,没有什么国际主义可言,但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是否也有点与穷兄弟争饭吃的味道。一般商品的贸易摩擦不断,我们还可应对,如这次纺织品贸易争端中针锋相对地采取某些保护措施,而知识产权的贸易摩擦,我们往往无还手之力,仅一季度美国就对我发起了4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60多亿美元。有人说,中国贸易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外资企业的贡献,事实确是如此,加工贸易早已超过了一般贸易,前者的增长也快于后者,今年以来,加工贸易进口的增长依然较快,加工贸易进出口中,外商独资、合资占85%,其中90%是贴牌生产,而增长最快的数码相机等产品,贴牌生产占到了98%,但这是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生产的,是从中国出口的,我们的进出口统计也是这样计算的,我们的政策也是鼓励的,在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上,是没有人替我们认这个账的。

  看来,我国目前的情况也许走到了这样一个转折点,到了进行战略调整,从重商主义转向扩展内需,实行真正的富民政策的时候了。这样论说,决非否定以往的巨大成绩,而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应当特别指出,增加收入,扩大内需,开拓和提升国内市场决非权宜之计,而是事关中国经济贸易长远发展的战略大计。如果不能尽快做出战略调整和政策转型,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失之交臂。为此,首先要改变和抛弃一系列重商主义的思想观念,诸如,外资不能减少,出口不能减少,外汇储备不能减少之类,把提高老百姓的收入,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本国国民的财富积累,放在全部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其次要调整和改变现行的超国民待遇的激励导向政策,包括出口退税、贷款贴息、税收优惠以及零地价、低地价政策。再次,要下决心集中力量推进一系列深层次改革,取消一切歧视性安排和不平等政策,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市场扭曲和行为扭曲,诸如,产品市场全面放开,而要素市场基本管制和高度垄断;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而人口迁徙的规模却是很小的;政府规模膨胀和权力扩张,而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发育迟滞和受到压抑;等等。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贸易才能绕过暗礁险滩,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坦途,我们也才能化解种种矛盾,逐步走向和谐社会。

  金融改革迈步上路

  今年以来,金融改革的消息频传,银行上市的步伐加快,证券市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进行第二批试点,面临着全面推广之势。这方面的信息牵动着国人的神经,不仅影响到当前的经济运行,有人就把今年以来的贷款收缩的原因归之于银行上市充实资本金的要求,而且关系到中国的长远发展,因为,金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是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进一步讨论金融改革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议题。

  自从前年政府决定对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同时成立汇金控股公司起,就拉开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改革的大幕。其中,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走在前列。去年,汇丰银行斥资人民币144.61亿元,入股交通银行19.9%的股份,今年6月23日,交通银行(3328.H K )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银行赴香港上市的第一股,也是今年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第五个筹资超过10亿美元的IPO。其开市报价2.8港元,最高达到2.9港元,最终报收于2.825港元,既获得了发行上市的成功,又显示了中国在世界IPO市场的地位。原建设银行的改革过程是,先分拆为中国建设银行集团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后者以下简称中国建设银行),接着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上海宝钢、长江电力等五家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参股中国建设银行。今年6月17日,中国建设银行与美洲银行签署了关于战略投资和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美洲银行将分阶段进行投资,首期投资25亿美元购买中央汇金公司持有的建行股份,第二阶段将在建行计划的海外首次公开发行时认购5亿美元的股份,未来数年内美洲银行还可增持建行股份,最终可持股19.9%。最近,建行又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了第二个国际战略投资者。根据协议,淡马锡将投资约14亿美元购买建行5.1%的股权。淡马锡承诺,建行IPO时,将投资不少于10亿美元购入建行股权。据来自香港联交所的消息证实,中国建设银行已经于6月24日向联交所递交了上市排期申请书。今年初,政府又决定对工商银行注资。最近,美国高盛集团和德国安联集团意欲斥资10多亿美元购买工商银行的股份。这一切表明,海外银行积极认购或投资今、明两年意欲境外上市的内地大型国有银行的战略趋向,已经相当明显。

  按照国际评级标准,国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质很差,问题很大,为什么海外银行还要积极投资和参股国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呢?其原因也不难明白。中国政府在加入WTO时郑重承诺,将于2007年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银行市场,并迫切希望在全面兑现WTO承诺以前,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进行重组,引进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海外银行作为合作伙伴,以改善国内银行的管理,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再加上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一片投资的乐土。在这种情况下,海外银行欲在中国市场开放之前夺得先机,一方面可以获得这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分销渠道,拓展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推进其在中国的业务,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这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一旦上市,海外银行还可以从中获得一笔丰厚的投资回报。

  应当看到,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是既有收益,也有成本。大量注资改善资产质量和提高资本充足率,是成本,发行上市也有IPO操作成本。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支出。而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预期的。能够取得多大的收益还取决于我们以后的努力。但是,改比不改好,开放比封闭好。不过,有些问题还是可以讨论的。

  首先,改制上市是国有银行改革的一条路,是不是一条主要的途径,还不一定。但是,我们现在把它作为主要途径,甚至作为唯一途径,这就值得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试行把国有银行的基层分支机构剥离卖掉的方法?

  其次,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在27个省市铺开,央行拿出1800多亿元,美其名曰花钱买机制,但成立的省联社仍然是政府或准政府管理机构,这本身就与改革的目标相背离。

  如果说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包袱沉重,那么,中国证券市场也是积重难返,现在,二者的改革都已经开始起步。如果从大前年国有股减持算起,解决股市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经过反复折腾和多次辩论以后,投资者信心全部丧失和股市一蹶不振的现实,迫使管理层下定决心解决股权分置问题。5月初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6月10日,三一重工和清华同方的改革方案率先接受了广大投资者的考验。前者高票通过,后者遭到否决。此举被专业人士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破冰之旅。7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6月20日,证监会公布了第二批42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名单。目前,这些公司都在制定方案,进行操作。凡方案获得通过的公司,其股价大都有了上升,有的甚至还出现了涨停。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改革由大股东提出改革方案(包括对价、送股、变现以及权证等),由流通股股东表决通过,总算体现了投资者的权利,是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一次讨价还价、平等交易的过程。通过这一改革,使非流通股能够流通,就改变了以前非流通股东圈钱,流通股东投机的行为模式,做到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利益实现机制的统一。这也许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最大好处。不过,也应当看到这一改革可能带来的问题。

  一是有人认为,既然改革,股价就应当上升,为什么股市近期还在下跌?应当看到,有控制权的非流通股一旦流通,就可以交易,但其管理技能跟不上,因而不敢离控制权比例过远,其底线一般不低于33%,甚至51%,也不愿股价涨得很高,以便留有余地,待管理技能提高以后讨价还价,拿到更多的利益。

  二是有可能真正造成内部人的操控。以前股市上的操控行为有可能是大股东,也有可能不是大股东,但是,股权分置问题解决以后,以前考核的是净资产,现在考核的是市值,大股东通过市值最大化更易于进行操控。这里不得不提到证监会《关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增持社会公众股份有关问题的通知》,虽然有利于减少表决分散的概率,但却为大股东的操控行为大开了方便之门。

  三是用解决股权分置来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看到的是股权比例,没有看到大股东背后地方政府的操控。其实,关键在于政府站在大股东的背后,把控制权抓在手里,把责任推给市场,因此,中国股市的问题不在市场内,而在市场外,如果政府的手闲不住,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因此,产权问题固然重要,但不能把股市的问题简单地看作是一个股权问题。

  中国股市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的情况,的确很难令人乐观地抱有很大的希望。有人认为,中国股市是个怪胎,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主张推倒重来。有人研究了美国股市的发展史,如果从1792年经纪商在华尔街签订《梧桐树协议》算起,美国股市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但在这样一段漫长的时期中,唱主角的却是投机、腐败与丑恶,直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走向转轨之路;而真正走向规范则是在“大萧条”结束时的1933年,以罗斯福政府制订并颁布了《联邦证券法》为标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林证券的创始人美里尔开始改革证券经纪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投资的理念引入了股市,并成功替代投机而成为市场的主流观念。与美国股市相比,中国股市从10岁的时候就开始转入规范阶段,目前股市这锅水已经烧到了99度,再加一把火,水就烧开了。这种对股市的看法又过于乐观。我们认为,中国股市的规范还有很长很艰巨的路要走,因而,不可过分乐观,但也不能推倒重来,毕竟我们已经迈步上路了。

  无论是银行改革,还是上市公司和股市的改革,都需要一个规范而有效的治理结构。所谓规范和有效,从内部来看,就是要使得各方的权益都得到保障,从外部来看,就是要建立起一种紧的约束。我们的问题是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根本性制度缺陷。不解决这个问题,金融改革的任务很难完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建立不起来,宏观调控还不得不依靠行政手段和采取救火的方式。

  经济仍将平稳运行

  200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IMF在4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春季报告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4.3%,低于2004年的5.1%,仍属增长较快的年份。但影响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国际油价再度大涨(油价一度达到每桶60美元,全年油价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美元汇率波动、全球发展仍然不平衡等问题,将使世界贸易增幅出现回落。不过,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的态势。

  2005年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市场和政府调控两种力量交互作用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资本充足率对信贷规模的约束、严格的土地管理措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出口退税率的结构性调整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显效。同时,从周期因素看,经济扩张已经越过巅峰,大批投资项目陆续投产形成新的供给能力,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已成基本趋势。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资金较为宽裕,衡量投资成本的各种要素价格(特别是利率水平)相对较低,各地追求高速增长、招商引资的惯性冲动仍然较大,部分城市土地收入高速增长使地方财力充裕;同时,出口需求旺盛,贸易顺差扩大。经济中升温和降温的两股力量将相持一段时期,经济有望在9%左右的平台上继续运行。

  据此,我们对今年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初步预测是,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出口总额增长30%,进口总额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左右。

  (执笔:张曙光高辉清周景彤)

  2004-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三季度趋势预测表

  2004年上半年 2004年全年 2005年上半年 2005年三季度

  经济指标(实际)(实际)(实际)(预测)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GDP9.79.59.59.2

  工业增加值17.716.716.416.0

  固定资产投资31.025.825.423.0

  消费品零售额12.813.313.213.0

  出口35.735.432.730.0

  进口42.636.014.02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63.92.32.5

  (上年=100)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