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业内精英趋之若鹜 “银行号”基金为何这样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07:52 中国证券报

  记者齐轶 北京报道

  夏天是“跳槽”的季节吗?至少在今年夏天,基金行业的情况就是如此。

  眼下,基金业内人才流动的最大动因是“银行号”基金公司的相继启航。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刘士余在国内第一家“银行号”基金公司——工银瑞信的开业典礼上宣
布,经银监会、证监会、央行批准,工行、交行、建行出资设立的基金公司将分别于今年7、8、9月推出各自的第一只基金产品。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商业银行对设立基金公司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且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银行号”基金公司招兵买马的工作就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只是随着“开航”日期迫近,人事变动更加明朗。此次“银行号”的“征兵”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各基金公司间的人才争夺战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业内甚至流传这样一个笑话:某“银行号”基金公司招人,一家中等规模的基金公司几乎全员应聘,大有“举家搬迁”的气势。据记者了解,刚成立的工银瑞信投资总监和首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均由本地两家基金公司“空降”,投研部门的其他人员几乎都来自其他的基金管理公司。

  强势股东构建稳定预期

  “银行号”究竟有什么魅力?它凭什么引得众多自视颇高且收入丰厚的业内精英趋之若鹜?

  “就收入而言,银行号基金目前不会是最好的,它自己的定位只是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然而银行号基金公司稳定的预期和广阔的前景才是‘致命诱惑’”,一位基金业资深人士这样说。

  从最早的“老十家”到现在,基金业走过了7年的历程,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正日益成为影响一家基金公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考察现有的基金公司,目前在市场上建立了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公司基本上都有股权结构变动不大、管理层相对稳定的特点,而那些股权几易其手、管理层不断变换的基金公司多半元气大伤。一家近两年风头颇健的基金公司老总曾不无感慨地说,自己40%的精力用于处理股权结构变化,若非如此,公司的发展决非今日情形可比。

  强势股东、管理层稳定预期无疑是“银行号”基金公司的巨大优势所在。“工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这样强大的背景能够确保工银瑞信未来股东的稳定,很难想像工行会为了某些短期目的而卖掉工银瑞信”,一位基金经理如是说。不难想像,信奉“长期投资”的基金经理们会非常看重管理团队的稳定,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积累的事业基础随着管理层的更换而“雨打风吹”去。

  良好渠道保障生存无忧

  在目前的基金销售中,商业银行和券商为主渠道,虽说相继出现专业销售公司这样的代销机构,然而商业银行的龙头地位依然牢不可撼。一家基金公司如果没有良好的销售渠道就无法保证其资产规模,这对于以“代客理财”为生的机构而言,就意味着“无米下锅”,任你投资手段再高明,也只是空怀一身“屠龙术”。其直接后果就是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考验。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基金公司在与银行的合作中基本处于弱势地位;为什么一到公司新发基金时,该公司势必是自上而下的“全民动员”,公司的老总、销售副总、基金经理更是如歌星般全国各地“巡演”,疲于奔命。

  银行号基金公司依托商业银行,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这意味着生存无忧,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创新、去考虑发展等深层次问题。良好的渠道除了能保证一定的首发规模,更为重要的是能带来优质的持续销售服务,而这一点正是目前非“银行号”基金公司的软肋所在。

  “航母”也有弱点

  尽管“银行号”基金公司具备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也并非无懈可击。

  “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市场化程度有限,在运作机制和经营手法上是无法和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基金公司相比的。”一位放弃登上“航母”的基金人士坦言。

  据该人士介绍,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衍生品”,“银行号”基金公司短期内可能会有明显的“大国企”烙印,其运作机制,尤其是用人机制难以和现有的基金公司相抗衡。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最为重要也最可宝贵的资源也就是“人”,一旦人的能量无法完全激发出来,其他的外部设施作用终究有限。这也是为何不少基金公司老总认为短期内“银行号”对其他基金公司冲击有限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银行号”对股票型资产管理经验的匮乏也使得其未来股票型基金业绩存在不确定性。有业内人士分析,“银行号”发行基金的规模应该不成问题,然而规模太大的股票型基金是否能有出色表现还有待观察,以去年3、4月发行的两只过百亿的“航母”基金为例,它们的业绩并不理想,与同期成立的其他基金相比,它们也只是业绩平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