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记者观察)成品油定价改革渐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 08:24 中国证券报

  记者王维波

  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再次调高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50元,零售中准价格也按出厂价格调整幅度等额提高。同时,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这是国家发改委继6月25日上调油价之后,在一个月内再次对油价进行调整,同时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五次调整,而去年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总共才调整了三次。这表明,我国成品油价格已由
原先的少动、慢动逐渐转变为频繁调整,同时也预示着我国油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有望就此展开。

  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根据新加坡等三地价格来确定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8%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但事实上,我国去年对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并没有完全按照上述定价原则进行,无论时间上还是幅度上都是如此。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国际市场油价上涨了30%以上,而国内汽油价格只上调了15.72%。

  将油价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虽然减缓了对运输等行业和消费者的冲击,有利于政府对部分行业的宏观调控,但这种人为地压低价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比国内高,导致了国内油品向国外流出,造成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扭曲了国内油品市场。同时,这也给国内炼油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整个炼油行业出现亏损27.9亿元。因此,加快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已十分迫切。业内人士分析,目前频频调整成品油价格,可以看成是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序幕。

  据分析,由于前期经济过热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特别是距我国承诺2006年对外全面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的期限已十分紧迫。因此,政府有意通过加快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频率,使国内油价跟上国际油价的变化。这不仅可以矫正已被扭曲的成品油市场,降低炼油业的亏损,而且能使各个方面适应油价的频繁变化,从而为油价机制的改革打下基础和创造条件。

  最近,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曹玉书在出席黑龙江省地方石油协会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向外透露了我国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思路。首先是改革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比如解决怎样从滞后油价向实时油价转变等现实问题;其次是切实放开批发环节,在对外开放之前先对内开放,改变由两大集团公司集中批发的现状;最后要逐步放松对油源的控制,在石油进口环节真正实现竞争。而要加速推进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中的第二、三个环节,必须以成品油零售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为前提,否则其他两项改革的效果就无法显现。因此,目前加快石油流通体制改革,特别是改革成品油形成机制,是势在必行。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原油进口大国来讲,完全放开也不现实,政府调控仍然是必要的,关键就是将调控价格变为调控市场。因为价格只是市场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能通过调控影响市场的各种因素来实现调控价格。比如采取措施加大节能力度,使社会形成一个节油的环境和气氛,切实减缓原油进口的增长速度;加大国内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增加国内石油的供应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持与国际油价的一致,又能保持国内石油市场的相对稳定,减少油价过度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