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飞尚系资本游戏 > 正文
 

解迷飞尚系系列之一:今昔萍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20:07 大经贸

  “德隆神话”的猛然破灭,打破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旷世美梦”;“托普系”、“鸿仪系”、“飞天系”的轰然倒塌,揭开了中国民营企业的盛世危言。

  一时间,世人闻“系”色变,民营企业更是感同洪水猛兽,惟恐躲之不及。

  继而,宏观调控之风骤起,电闪雷鸣,危机重重。

  原本虚弱的中国民营企业立足风口浪尖、搏弈天时、风雨飘摇——浪淘沙,命运各有千秋!

  许是生不逢时,抑或是树大招风。“飞尚系”逆势造船,出师未捷便身陷口水之灾,遭到众多媒体的质疑,仿佛随时随地会变成第二个德隆。

  □本刊记者 叶远德 黄树辉

  “解迷飞尚系”系列之一

  今昔萍钢

  2000年,深圳飞尚成立后,深圳丰逊、芜湖飞尚也相继成立,飞尚系初露端倪便凶悍生猛,三年内连拔东百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鑫科材料(资讯 行情 论坛)、芜湖港(资讯 行情 论坛)三家上市公司,并因此遭致诟病不断,而作为飞尚系的非上市控股企业——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也引起了媒体的种种非议。

  诚意拨得头筹

  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江西省属国有钢铁联合企业,1996年因资不抵债被江西省政府和国家冶金总局打入自生自灭的黑名单;2002年,萍钢被列为江西省“国有资本有选择性地从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的首家改制试点企业,省属国有产权将通过公开招标一次性向社会整体转让。

  通过公开招标将大型国企整体出让,这还是全国第一例,它无疑是江西省国有企业改制标志性事件,以至引来了德隆集团、复星集团、广东冶金集团等众多“航母”级企业参加投标。当时,飞尚集团也是其中之一,但鉴于初来乍到,并不为外界所看好。

  可萍钢出让却成“烫手的山芋”无人敢接——即便是那些“航母”级企业,因为萍钢改制的条件是一股保障、三个全部承接、三个不得,即改制后的企业设立一股“国有金股(享有一股否决权)”,以确保改制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方案进行;人员全部承接、相应债权债务全部承接、社会职能全部承接(后逐步剥离);国有资产不得流失、不得全体职工持股、个人购买时不得财政垫款或以现有国有资产和财政担保贷款。

  最终,因条件过于苛刻而使竞标者人数不足,公开招标陷于流产——萍钢改制由公开招标变为协议转让。

  在协议谈判中,复星集团提出的“零收购”方案显然无法让政府接受,德隆集团的信誉危机也让政府心存疑虑,而不显山露水的飞尚集团却因其诚意——全部接受改制条件而拔得头筹。时为2003年7月。全部协议款项飞尚均以现金支付。

  真心博得认可

  萍钢改制后,飞尚集团以52%的股份对萍钢绝对控股。一个贯于资本运作的投资公司突然入主这样一个大型钢铁企业,一时间引来了世人的质疑与担心,毕竟,像这种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国有企业,进而掏空国有资产的事例层出不穷。

  萍钢工会主席兼纪委书记刘长安向记者表达了当时的心情:“这种担心不仅仅来自于外界,更来自于企业内部,萍钢的生死存亡维系着一万多萍钢人父子几代的生活,飞尚的进入让我们提心掉胆。”

  然而,这种担心不久便烟消云散。飞尚入主后,很多人都早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裁员风暴”并没有出现,就连去年宏观调控导致企业经营陷困,也同样没有裁员。对此,至今仍有许多员工颇为不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公司,在面临困难时往往都要减员增效,但飞尚没有,这似乎不是民营企业的做法。”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敖新华如此感言。

  记者从公司人力资源部了解到:2002年萍钢在职员工为11273人,2003年为11521人,2004年为11749人。改制后,萍钢在职员工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稳步增加。

  但记者从另一份员工分布资料上发现,萍钢新投资的年产200万吨钢材的安源钢铁公司仅有2900多名员工,而同样是20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萍钢老厂却有7000多名员工。对此人员差异,敖新华承认:“老厂确实存在人员过多的情况,严格来说,老厂至少还应裁掉4000名员工,但萍钢改制不是靠裁减员工,而是靠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来不断提升效益的,这是飞尚与萍钢管理层达成的共识。”

  也许正是基于这一共识,萍钢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的改革理念才贯彻地如此真实。除了为‘三个全部承接’买单外,萍钢还投资1.7个亿元改善员工福的生活环境,建立起萍钢剧院、职工文体中心、职工休闲广场,创办了萍钢老年大学,成立了各种职工协会。此外,还投资500多万对职工水、电、煤、气的管道、线路进行更新改造,而这一社会职能早已与企业剥离。

  让记者最不可思议的是:萍钢公司的董事长竟然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李非列,而是原萍钢董事长涂建民(兼总经理)。

  2004年,为筹备萍钢海外上市工作,飞尚曾派陈谦出任萍钢的财务总监,举意在按照海外上市的财务要求来规范萍钢的财务工作,弥补萍钢海外财务能力之不足。除此之外,飞尚至今没有派遣任何一人来参与萍钢管理。

  敖新华如此评价:“飞尚与萍钢的合作非常成功,飞尚更多地是从战略上引导萍钢的发展,在具体管理上从不干预,这归结于彼此的相互信任与合作诚意。事实也证明,飞尚是真正本着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原则参与萍钢改制的。”

  骄傲的萍钢人

  坊间传说:以前,萍乡的姑娘找对象,一听说是萍钢人扭头就走,因为萍钢人贫穷;现在,萍乡姑娘找对象,萍钢人优先考虑,因为萍钢人富裕了。就连善于捕捉商机的萍乡房地产开发商,都打出了“萍钢人购房优惠”的告示。

  听似调侃,但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萍钢改制给萍钢乃至萍乡人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祖籍湖南的贺洪今年37岁,是棒材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他已在萍钢整整工作了15年,几乎目睹了萍钢的所有变化。面对记者的询问,他似乎想隐瞒自己的真实收入,但他间接告诉记者,他现在已花了14万元建好了一栋房子,还花了13万元买了一辆“海马”。

  炼钢厂的小张告诉记者,他全家都是萍钢人,他现在每月的工资是3000多元,而且他还拿了10万块钱入股,去年两次分红的合计收益达71%。

  像小张这样,全家都是萍钢人,收入除了工资以外,还有入股分红的职工比比皆是。改制前,他们每月的工资大多是三四百元,且时常拖欠。据统计,2002年,萍钢职工的年人均收入是15242元;2003年人均收入是18071元;2004年人均收入是18353元。而萍乡市的一般职工年收入平均是7000元。

  公司办公室的熊萍这样表述:“萍乡市的每个小区都有萍钢人居住;萍乡市的每个娱乐场所都有萍钢人消费;萍乡市区开往湘东区(萍钢所在地)的出租车中60%的乘客是萍钢人。”

  职工收入的增加直接受益于萍钢的飞速发展。

  2003年,萍钢提前一年实现了江西省政府提出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三年翻番”的发展目标。2004年,安源钢铁公司竣工投产使萍钢发展成为具备400万吨钢、400万吨材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全国1948家大型工业企业中,位列第269位,在全国民企500强中,位列第51位,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其中轧钢综合成材率和合格率分别名列全国第一和第五。

  萍钢突飞猛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一个企业公民的环保责任。近年来,萍钢进行了3亿多环保投资,企业还顺利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三大体系认证,产品辐射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002年,萍钢的销售收入是30亿元,利税总额为4亿元。2003年的销售收入是46亿元,利税总额为7.8亿元。而在宏观调控和原材料涨价影响最为严重的2004年,萍钢的销售收入已达70亿元。预计2005年的销售收入可达100亿元,利税总额可达11亿元。萍钢已连续三年荣获江西工业崛起“年度特殊贡献奖”和“十强企业”专项奖,以及“江西省纳税十佳诚信企业”称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