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神话之三:把产业留在中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20:02 《IT经理世界》 | |||||||||
中国制造业的周期性回调阶段已经来临。 “世界车间论”是去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看法。中国企业在国产手机和DVD等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及迅速衰落,预示着大多数中国企业只是充当了跨国公司或全球产业链的一个“车间”而已,和“工厂”的级别相距尚远。虽然在“市场换技术”策略非常有效,成本优势又很明显的阶段,“车间”的加工利润是非常丰厚的,但赚到钱的中国企业,
产业资本向来都是投机的,长远来看,当中国的成本优势不再具备时,很多外向型产业的迁出,理论上根本无法避免。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作为外向型企业的中集集团的成功,对于如何把一个产业“锁定”在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10年前的中集还是一个濒临破产的无名小厂,现在却把全球市场份额由1994年的6%提升到了2005年的55%。换句话说,中集的成就,如同联想公司在未来买下Dell或者HP的专利以及工厂,又如何迫使这些巨头撤离PC领域一样的离奇。 中集的成功的初始条件与其他产业一样——靠的是中国制造成本低廉带来的全球集装箱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同时,中国成为全球贸易大发展的“引擎”,很好地助推了集装箱业在中国的发展。 但是在研究中集最终把集装箱的产能和技术都留在了中国,走向世界级公司的路径时,还有两个条件不容忽略。 第一个就是对产业趋势发展大势的判断,在巨大的行业转型面前不能押错宝。中集在海运低潮来临,行业最不景气的时候,依然积极地进行购并整合;以及后来坚定地选择了钢质冷藏箱的技术路线,都是这样的生死抉择——押对了就顺大势而起,错了就大伤元气,甚至一败涂地。这需要领导人的眼光和勇气,同时也需要一些运气。 另一个条件就是企业在面临巨大发展机会的时候,保持自己的供应链条畅通,尤其是上游原材料的供应。中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投资、对新型木地板的研发以及和钢铁厂的战略合作等不同策略都是出于这一考虑。当企业已经处在“巨头”位置、有了足够本钱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视野、勇气和智慧去做“巨头”应该做的事情,同时又要注意不被自己的贪婪和不安全感乱了阵脚。 集装箱工业从60年代在美国兴起,到现在短短的40年间,已三次转移。从发达的美国到当时欠发达的日本,又从发达的日本到当时欠发达的韩国,90年代,中国逐步取代韩国成为集装箱制造的大本营。迁徙中国之后,集装箱会不会再次转移? 美国一个工程师曾经提出了把集装箱工业向发达国家转移的新思想,以全自动的工序代替人力。按他的设计,一个年产10万箱的工厂只用20个工人,但是没有工厂采用他的设计,因为工厂的投入无法在短期内收回。 同时,幅员辽阔的中国具备生产集装箱的大部分要素,如果集装箱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则会因为贸易量不够而令“箱东”支出额外的运输费用,如果迁移到印度,则没有足够的钢铁。事实上,如果中集不自己出现跟不上时代的错误,集装箱行业的第四次转移很有可能不会再发生了。 “抓住机遇把集装箱制造产业留在了中国”,这才是中集塑造的一系列神话中最真实、也最有意义的一个。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