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央行拯救券商 > 正文
 

建银投资操刀科技证券 35亿重组方案眉目初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07:38 中国证券报

  记者曹志为 浩民

  继中国银河证券获得中央汇金公司注资之后,另一家中字头的国有独资证券公司——中国科技证券的注资重组提上议事日程。

  “如无意外,由建银投资操刀的重组方案,将在本周上报央行金融稳定局。”有消息
灵通人士这样透露。

  科技证券开价35亿

  就在上月底和上周末,央行金融稳定局曾两次出面,召集科技证券有关负责人讨论财务重组事宜。随后,科技证券两次与建银投资面对面商讨重组方案。

  科技证券是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25日,注册资本10.56亿元,由中国科技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将下属的证券营业部整体转制而成,目前共辖有23家证券营业部和13家服务部。

  在业内,科技证券的名头并不是太响。从记者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在近两三年的经营中,其形成的亏损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占用的客户保证金16亿多元、未兑付的个人委托理财款项近3亿元、机构委托理财10亿元,以及其他一些贷款。

  据悉,在6月底第一轮沟通的时候,科技证券方面曾向央行稳定局提出一个方案,主要思路是希望获得流动性支持,让建银投资为上述债务“埋单”。

  但这个方案遭到了央行稳定局的否决。央行稳定局表示,重组不等于补窟窿,也不是单纯地去挽救哪一家机构,而是要让其做大做强。这个态度,与几天后央行行长助理刘士余的表态相吻合。7月5日,在工银瑞信基金开业典礼上,刘士余首次向外界披露,汇金公司、建银投资将采用市场化手段,对重点券商实施市场化财务重组,而非再贷款的方式,为备受流动性以及资本金不足困扰的券商解困。

  待到上周第二轮沟通时,科技证券对方案作了调整,提出由建银投资拿出35亿元,用于收购其所有的资产,并帮助科技证券填平所挪用的客户保证金缺口。而所欠的个人和机构委托理财债务,通过即将成立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来偿还。

  科技证券现有的资产,除了原有股东的10亿多的股权投资之外,还包括在北京亚运村地区拥有的名人广场等房地产项目,以及北京赛特等企业的股份等。

  科技证券的一位人士表示,“只要有了这35个亿,科技证券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那么,这35亿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早在去年,科技证券曾经找过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打算让华融接盘。这35亿元的资产是当时与华融接触时评估出来的。不过,建银投资能否认同这个结果,恐怕还需要进行重新评估。

  建银投资将绝对控股

  有业内人士认为,与南方证券、华夏证券等其他券商相比,科技证券的重组速度可能不会太快。因为其他券商都有地方政府在背后积极助力,地方政府甚至会掏出一部分“真金白银”来帮助埋单。而科技证券因为是中国证监会的直管券商,所有的历史包袱看来都不得不让重组方来扛着。

  2003年初,金融监管机构调整以后,科技证券由原来的中央金融工委划归证监会管理,其领导班子成员均由证监会直接任免。此种所谓“会管券商”,全国只有3家,即中国银河证券、中国科技证券和中国民族证券。然而证监会自身并无资金,想要救助麾下“问题券商”,只能是协调各方,找钱、找政策。在央行假手建银投资注资科技证券之前,证监会机构部曾出面做过协调。

  一位知情人士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注资重组之后,科技证券可能会继续保留下来,只不过改由建银投资对其绝对控股。这与稍早传出的华夏证券重组方案不同。华夏证券将在剥离相关证券资产的基础上,成立一家名为“中信建银证券有限公司”的新公司,其股东为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和建银投资,两家分别持有60%和40%的股权,公司主要高管将由中信证券派人出任。

  据这位知情人士介绍说,“最后的方案还是要由央行稳定局来决定,建银投资在报告中只要把科技证券存在的问题和现在家底讲清楚就可以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建银投资新闻 全部科技证券新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