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软着陆已经实现通缩趋势仍需预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 08:17 中国证券报

  (上接A03版)在工业增长放慢的同时,工业企业效益明显下降。今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9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增幅同比回落27.9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采矿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8%、71.8%、35.6%、149.7%、51.6%;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全行业亏损,1-5月份净亏损10.3亿元;化工行业增长26.4%;化纤行业下降44.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48%;建材行业下降31.3%;电力行业下降18.8%;电子通信行业下降7.3%;钢铁行业增长2
9.8%。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917亿元,同比增长56.1%,增幅同比提高55.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465亿元,增长77.5%。企业效益开始从前三年的逐步好转变为逐步恶化。

  从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经济仍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状态,经济结构有所改善,投资与消费的运行更趋协调,重工业与轻工业增速差距缩小。但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的峰值已经过去,经济进入回落期。这主要表现在价格水平回落和一般贸易进口下降上。物价相对经济增长是滞后指标,在我国,价格相对于经济增长存在约1年的滞后期,也就是说在经济扩张一年左右后,物价开始低位上涨;经济收缩约一年左右后,物价会达到峰期,物价水平回落说明经济的扩张期在2004年年中已经结束。我国一般贸易进口主要是国内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和投资设备等,一般进口减慢是国内投资需求下降的重要表现。

  表1: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004年上半年2005年上半年

  贡献度 贡献率 贡献度 贡献率

  实际GDP9.7 9.5

  固定资本形成8.688.2% 7.5 80.6%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4.445.0% 5.1 54.5%

  净出口(商品) -1.7 -18.0% 5.9 63.2%

  三项合计11.3 115.2% 18.5 198.3%

  注:1、贡献率指某一因素的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与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之比乘100%,指该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2、贡献度是指某一因素的贡献率作为权数乘报告期总量的增速,通常表述拉动总量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二、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总体上看,由于占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房地产行业受到宏观调控的控制,出口受外界因素制约,下半年宏观经济将走低,但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速度在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

  1、房地产调控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下降通道

  宏观调控和微观主体自主性调整会引致投资增速下降。一是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最大的房地产投资回落将是主导原因。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首先,房地产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高,权重为25%左右。其次,房地产直接带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并带动这些行业辐射到其他更多行业,推动固定投资的增长。再次,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于房地产行业带动的土地拍卖,如果房地产市场兴盛,则地方政府从土地拍卖中获益丰厚,相关的城市建设资金充足,对整个固定投资的推动效应也就大。因此,只要有效地控制房地产的投资,就会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随着国家一系列调控房地产业政策的逐步显效,房地产投资增幅会继续稳中趋降。

  二是宽货币、紧信贷的局面难以改变。今年1-5月份,在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维持在14.6%左右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增长速度逐月回落,到2005年5月末,贷款增长速度由2004年年末的14.5%下降到12.4%,1-5月份,中长期贷款增加4408亿元,同比少增1251亿元。6月份,货币信贷增速明显回升,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5.7%,6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53亿元,同比多增加1832亿元,使6月末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3.3%,增幅比5月末提高了0.9个百分点。但贷款增速出现上扬主要是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加,银行对用于投资的长期贷款仍比较谨慎,难以支撑投资的反弹。从下半年看,受资本充足率的约束,银行慎贷行为不可能根本改变,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信贷政策紧缩性操作也将对今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产生抑制效应。

  三是土地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继续显效。从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看,今年1-5月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仅增长了3.7%,比去年同期9.8%下降6.1个百分点,比2003年同期56.7%下降53个百分点。今年,农用地转建设用地计划为400万亩,而各地申请建设用地达到1200万亩。在土地政策约束下,投资增长将继续降温。

  四是企业效益下降,企业生产和企业自有资金投资会明显减慢。随着2003年以来新一轮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产能不断释放,供给能力持续增加,企业效益必然进一步下降,企业生产扩张势头将逐步减缓。企业自筹资金投资占我国总投资资金来源的60%以上,而企业自筹的资金主要是企业的利润。企业利润和效益下降,企业自有资金减少,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必然下降,并导致企业投资自主性和内生性收缩。

  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增加投资的冲动依然很强;全国施工项目和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高达14万亿元,相当于两年的投资总额,因此投资增速不会出现大幅度回落,预计下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维持在20%左右。

  2、美元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压力制约出口增长今年二季度以来,由于美国经济增势强劲、欧洲经济疲软、《欧洲宪法条约》未能在法国和荷兰通过等原因,美元对欧元出现了升值趋势,人民币兑欧元、日元等也随美元出现升值。货币升值与出口减慢在我国有3-6个月滞后期,当前的美元升值对三四季度的出口将带来不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压力引发国际贸易冲突,同样制约出口。最近,中美、中欧之间贸易冲突不断。如果中国对国际舆论漠然视之,继续坚持谨慎而又保守的汇率制度,必将激怒贸易伙伴。虽然,我国与欧盟最终达成了协议,但协议还是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置了限制;中美贸易争端可能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结局却很明确,就是中国出口受到限制。如果人民币升值,也会抑制出口。

  此外,去年1-8月,我国对外贸易是逆差,但从9月份以来,出口增速加快,进口减慢,2004年9-12月四个月就是实现顺差330亿美元。去年下半年出口和净出口基数高会影响出口和净出口的增长速度。

  在如此剧烈的贸易冲突以及今年二季度美元对欧元升值11%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不会继续延续2004年以来高增长的趋势。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下半年,出口将增长20%左右,进口增长17%左右,贸易顺差约400亿美元,净出口对下半年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减弱。

  3、消费依然乐观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明显摆脱了长期9-10%的增长趋势,进入12-13%的区间,反映了消费有所启动。从长期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进入13%区间不是短期性的。理由是,改革开放后出世的一代人目前逐渐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拥有独立的支配收入能力,其相对富裕的家庭背景及和父母不同的消费观念可能带来中国消费的逐渐启动,这点有类似于美国战后的“婴儿潮”。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在13-13.5%之间,对比与固定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是目前最值得乐观的因素,可能继续在下半年的宏观经济增长中充当主要因素。

  4、CPI回落趋势确定,服务价格成主导食品是居民消费价格中最大的部分。从目前的生产形势来看,2005年夏粮生产将获得丰收,此外,当前中国的粮食库存充裕,库存与消费比在30%以上,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8%安全水平,粮食价格就几乎不可能再次大幅攀升。同时,国家采取的粮食保护收购政策又对粮食价格形成支撑,其下跌空间有限。我国公用事业产品和部分服务价格不是市场化的,其价格受国家的严格控制,正因为如此,国家会根据市场价格水平的高低择机调整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业价格的价格,主导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的将是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也会推升价格上涨。当然,由于我国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情形仍然相当严重,服装、纺织品、家用电器、办公用品、日用品等工业消费品价格一直延续着1998年以来的下跌趋势。但总的看,当前还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三、生产能力过剩与升值压力增大

  尽管今年我国经济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但影响经济进一步下滑和价格继续走低的因素值得关注。

  1、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仍然相当严重

  今年上半年,消费市场需求较为旺盛。但是,在统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16类商品中,除了食品、饮料烟酒、金银珠宝、书报杂志、燃料、建材五金等6类商品的价格和去年同期持平或上升外,其他制造业产品包括服装、纺织品、家用电器、办公用品、日用品等10类商品的价格仍然延续着1998年以来下跌趋势。在市场需求旺盛并且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已经上涨多年的情况下,这10类制造业商品价格依然下跌,说明我国国民经济中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仍然相当严重。

  2、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然存在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猛增2067亿美元,其中一半的新增外汇储备在最后三个月形成;在外汇储备增加额中,经常项目约占70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约占1120亿美元。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中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其余的大多为“热钱”。由于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因素也表现在“热钱”继续流入我国,上半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85亿美元,加上贸易顺差396亿美元,两项相加才681亿美元,但到6月底外汇储备达到7110亿美元,1-6月份,新增外汇储备1010亿美元,多出的330亿美元,皆来自于具有“热钱”性质的境内金融机构减少国外资产运作将资金调回境内,或增加国外短期借款,或来自于居民将手持外币兑换成人民币。

  人民币一旦升值,短期内对国民经济会造成较大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会上升,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降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进口产品人民币价格会下降,相应增加了国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此外,人民币升值造成出口需求下降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放缓,会减少对进口的需求。人民币升值后,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等进口产品价格降低,国内相应产品价格也会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下降,在经济比较景气的状态下,企业投资意愿有可能增强;同时,国内价格水平下降以及出口减缓,也会挤压企业的盈利空间,削弱企业投资意愿。当前国内消费品市场基本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消费品价格下跌虽有利于消费增加,但影响有限。而且,受出口减慢、新增就业减少的影响,居民收入增速会有所下降,不利于消费增加,因此,人民币升值对消费也将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综合考虑三大需求因素,通过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测算,若人民币升值5%,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1.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跌1.2个百分点。因此,如果目前大幅度调整汇率水平,不排除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

  四、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分析看,自2002年年底开始的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期峰值已过,宏观经济运行进入缓慢收缩阶段。为此有以下政策建议:1、稳定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当前,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不应再加大力度,对国内需求的宏观调控,主要任务已经不是继续“削峰”,而是通过“双稳健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防止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引导内需在适当的增长平台上稳定运行,使经济继续保持活力。在继续管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的同时,在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上,应灵活运用信贷规模和利率调控的“松紧搭配”,适度减轻信贷供给从紧力度,充分利用价格型货币工具,使经济主体在价格信号引导下,自主调整投资需求,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2、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从长期看,必须改变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状况,恢复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内在均衡关系,但当前不宜过大调整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应着眼于加快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程,建议对经常项目首先实行意愿结售汇制度,增强企业用汇的自主权。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主要从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加快推行远期衍生外汇交易、发展健全商业银行做市商制度为主体的外汇交易方式等方面着手。加快推出外汇市场风险管理工具,为企业应对汇率波动提供可行的避险工具。

  3、谨慎把握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在我国证券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游资在我国的主要投机对象是部分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抑制房地产泡沫有助于压缩国际游资投机空间。要充分考虑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强的特点,在国内需求已经转入稳定增长阶段后,要通过房地产景气的稳定来带动整体经济的稳定。在最近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政策措施后,要冷静观察市场变化。除了已出台的有关限制二手房交易的“堵”的政策而外,下一步更要落实好“疏”的措施,包括加大经济适用房、中低档商品房、政府廉租房等的供给力度,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使广大老百姓住得起房。由于供给结构的调整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不能急于求成。(执笔: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