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债市新政显现效果需要耐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08:30 中国证券报

  建行福建省分行黄建锋

  进入2005年以来,央行对我国货币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建设的主导性和前瞻性表现得愈加明显。其主要内容是,增加银行间债市的交易品种,引入新的市场主体,创新债券成交方式。梳理央行对债券市场建设的思路,基础性和市场化是其中的主线。

  在创新频频,举措多多的形势下,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债券市场继续延续”单边市”的格局,债券指数演绎一线上攻行情,资金收益率出现一路看跌之势。截至6月末,债券综合指数持续上升至1224.58点,创历史新高,较年初上升了51点,增幅达4.35%;信用拆借加权平均利率收于1.58%,比年初下降了41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收于1.098%,比年初下降了78个基点;买断式回购加权利率收于1.11%,比年初下降了92个基点。债券市场没有充分发挥出其资源配置、资金融通和调节流动性等功能,却有异化为第二个股票市场的风险。与此同时,一些债券市场的创新也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预期,比如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债券远期交易,在完成首日的”登场秀”之后,市场交易零星可见,市场人士担心债券远期交易将边缘化、沦为第二个”买断式回购业务”。

  追本溯源,我国债券市场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货币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系统性决定了每一个子系统影响着但也受限于其他子市场的发展。我国货币市场不同子市场之间发展的非平衡和非协调性,必然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这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

  二是我国债券市场依旧体现为典型的”资金市”,资金形势的宽与紧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体系资金严重富余,截至2005年5月,金融体系”存差”资金达到了7.6万亿元,受限于资金运用渠道,大量富余资金涌向债券市场。充裕的资金形势,使得市场主体对央行的诸多政策举措反应迟滞和延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央行的政策效应。可以说,宽裕的资金形势是我国债券市场最突出的外部因素。

  三是我国债券市场主体的市场化”素质”还在培育之中,如资金运用规划、市场运作水平、风险控制防范等,市场主体是债券市场最活跃的因素,其”资质”与债券市场要求的差距,是人们质疑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水平的理由之一。

  四是央行诸多政策的传导和发挥效用需要一个客观的过程,政策有效性和适用性需要时间检验,各项政策形成合力也需要市场磨合,因此,在短时间考量这些政策效应可能失之于”短”。

  风物长宜放眼光。对政策效应的评价不可局限于即时的,短期的,而应该是长远的、长期的。尽管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暂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不能就此否定央行债券市场建设的积极意义和长期意义。任何改革都有一个过程,都有”先后手”的安排,不可能等待到所有的市场因素都完备之后才启动改革。央行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建设体现出基础性和市场化的思路,已经在为我国债券市场建设搭建好平台,待到诸多因素逐步成熟和共同催合之下,相信我国债券市场将”好戏连连,喜事多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