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权威专家表示 钢铁机械最佳合作时机来临 双方可携手实现稳定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08:03 中国证券报

  实习记者申屠青南 北京报道

  在昨日召开的“2005中国钢铁-机械产业链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目前我国钢铁和机械行业都进入平稳增长时期,此时正是钢铁和机械行业进行战略合作的最好时机,建议钢铁企业依靠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来扩大钢铁需求,靠机械产品的出口带动钢铁的出口。

  钢铁业的“好日子”已结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指出,钢铁行业超常规增长和暴利的“好日子”已经结束,现在开始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今后几年,会一直保持比其他行业更快一点的发展速度。这一阶段中,钢铁行业平均利润率会下降,钢铁企业两极分化,真正的优秀企业开始显现出来,迎来新的扩张机会。

  刘世锦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结构调整,包括以技术升级为特征的产品结构调整,以企业购并、重组和产业链整合为主导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在区域结构上,企业市场会向沿海地区倾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表示,2002年4月开始的钢铁行业36个月的上涨周期已经走完,供求关系发生改变,钢铁价格出现回落,以后会继续在价格涨涨落落中不断寻求供求平衡。

  吴溪淳认为我国钢铁工业支撑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能力有了很大增强。上半年国产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从去年同期的88.03%上升到92.43%,钢材自给率达到了99.05%,而去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是91.04%。

  机械用钢可望年均增长5%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预计,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机械行业对钢铁的需求总量将继续增加,在2020年前保持年均5%的增速。目前我国机械行业年消耗钢材达4000-5000万吨,占我国钢铁消费量的11%-15%。

  他认为,我国机械工业已经由依靠总量高速增长进入稳定增长时期。据测算,“十一五”及2020年前机械工业年均增速仍将在12%—15%左右,但机械工业各子行业发展呈现分化趋势。以电工、重型矿山、石化通用为主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以汽车和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和施工机械装备制造业则明显降温;而农机、食品包装机械制造业则一改多年来相对沉闷的局面,出现了明显回暖的态势。

  战略合作“好时机”来临

  吴溪淳表示,钢铁企业要确立依靠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来扩大钢铁市场的思想,不能光盯着房地产的钢材消费和出口。去年我国机械行业进出口逆差500多亿美元,如果能用国产化设备替代产品,这一转换中对钢铁的需求量会是很大。同时要依靠机械产品的出口带动钢铁的出口。

  他建议,钢企与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钢铁新产品。钢企同时要减少销售上的中间环节,进行直接销售。目前钢铁工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只有20%的销量是直销。他同时呼吁钢企要有长远眼光,搞好上下游关系,不能钢价下降才要求稳定价格,在上涨时也要稳定住价格。

  蔡惟慈说,现在钢铁和机械行业双方都有合作的需求,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最好时机。机械行业对钢铁的需求总量将继续增加,但品种及性能要求不断提高。随着重大技术装备的大型化,参数的极限化,需要钢铁业开发更多具有耐高温、高压及耐辐射、腐蚀等性能要求的新品种钢材。机械行业近期特别需要钢铁业发展发电设备用管板材、汽车用钢板、取向冷轧矽钢片、模具用钢材、锻造用钢材、轴承用钢材等短缺产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