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拷问之二 出台时机是否恰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06:56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本刊特约作者 任承德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如果不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设计市场的新秩序,新旧市场就无法顺利过渡。到那时,管理层的“执政能力”就真的会受到质疑了

  目前市场处在股改最为关键的阶段,各种思潮交锋极为激烈。现在的情形是,投资者
怨声载道、管理层有苦难言,市场则失去了方向。应当承认,股权分置是在一个艰难的环境中开始的,这个艰难的环境既包括内部的也包括外部的。

  股市外部环境不确定

  目前市场面临的一个重大不确定因素是宏观经济走向。长期以来管理层力推价值投资理念,在价值投资和投机的较量过程中,价值投资逐步占据上风。但目前宏观经济正面临转折,增长方式开始出现重大变化,机构投资者因此普遍持谨慎态度是完全正常的。今年3月,管理层推动保险资金入市,结果非但没有增加资金,反而形成大规模的基金赎回;近期管理层又大力推动合规资金的入市,其作用还是有待观察。

  场外民间资金的流向也说明这一点。近几年实体经济发展迅猛,投资回报极高,大量民间资本驻留实体经济。2004年4月开始的宏观调控促使民间资本流出,但流向了回报率极高的房地产,当今年开始对房地产调控后,大量游资又驻留在货币市场,同样不进入股市,而且这一状况在股改试点推出后没有本质的改变。

  从组织政府资金的角度看,可以推出市场呼声极高的所谓的“平准基金”,但没有基本面支持的行情究竟能走多远呢?

  历史遗留问题未解决干净

  “国九条”的落实以股权分置破题达到一个高潮,但市场的良性循环机制远没有建立起来,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现有的历史遗留问题可分成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表现在股价结构的调整不充分。因为市场中原有思维非常强大,蓝筹股的价格中枢低于合理水平,而绩差股价格依旧严重高估,最近股权分置试点过程中市场将绩差股的价值回归过程归于对价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从历史成因看却值得探讨)。这种思维的第二个特征是市场上依然充斥着股价操纵行为,但管理层却迫于市场压力,始终疏于这方面的监管。

  第二个层面在于券商问题。券商问题的恶化是逐步发展的,在2002年南方证券危机爆发时,券商的处境已经很艰难,但当时的管理层在一个没有市场化基础的环境中,寄希望通过市场力量完成行业整合,时至今日再施援手时,其代价已极为昂贵了。

  第三个层面就是对问题公司的处理。目前市场对股改持极不信任的观点:落实“国九条”被引申为是为了圈钱;对国资委支持股改的明确表态也不相信;对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长江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推出的股改方案,市场也拒绝接受;更严重的是,对一些历史上高价融资的公司,市场认为大股东将借股权分置套现。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就在于信心已严重受挫。

  没有严厉的监管

  信心受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把保护中小投资者落到实处是关键。据不完全统计,上市公司中,80%受到监管部门的各类处罚,但真正有力度的处罚至今还没见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推出。就连对投资者有点好处的红利税减免政策,不但落实得晚,而且还只是50%的减免。

  这些因素既不利于长线资金入市,也使政府诚意遭受怀疑。而没有严厉的监管,如何能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地说,股改前后的证券市场将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如果不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设计市场的新秩序,新旧市场就无法顺利过渡。到那时,管理层的“执政能力”就真的会受到质疑了。

  ·投资者说·

  真正的大行情表现出的应该是为了买入筹码而引发的上涨,而不是为了上涨而买入筹码。

  上涨的真实目的 ——一名12年股龄的老股民眼中的“千点保卫战”

  -周伟健

  2005年7月12日,当千点再次告急的时候,市场再次被有形之手强力拉起,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上海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等蓝筹股被迅速拉升接近涨停。这其实意在说明:我就要死守1000点,不服你就来。其实,欲成大业的王者都知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才是称王之举。但像招商银行这样急急地站出来意欲称王的举动,却暴露出其底气的不足,实在不明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有形之手终难撼动无形之手。

  从K线组合是可以看出此轮行情性质的。“6·6”行情启动是在危急之时,大盘蓝筹股临危受命,但援军只能解围,不能用于攻城掠地,这样的行情注定无法走高,这样的上涨属于为了上涨而买入筹码,而真正的大行情表现出的应该是为了买入筹码而引发的上涨。本次“7.12”行情也在危急时刻启动,从力度看弱于“6·6”,高度注定也无法超过“6·6”的高点。

  从正常的投资心理看,只要任由市场跌破1000点,恐慌盘涌出之时,要多少廉价筹码都有,何苦急拉高价买货呢?由此可以看出,最近两次在千点附近启动的“保卫战”,其目的根本不是想要筹码,而只是为了某种需要拉高价格,维持盘面的“虚假繁荣”。

  这批资金不要足够的筹码,要么是资金有限,要么是担心不能全身而退。但不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引发大行情的产生。真正的底部需要市场的沉默,投资者的麻木,个股的极度超跌,同时市场开始否决价值标准。

  从K线上看,行情启动有两种可能,一是需要带着大缺口的跳空高开,一般配合着特大利好支持,市场出现抢盘,看谁敢高位抢货,行情会呈现V型反转。二是长期的横盘,先知先觉的资金有时间吸纳足够的筹码,长期牛市才可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