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周期性放慢无碍增长大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 07:53 中国证券报

  主持人:孙宏

  嘉宾:

  陶冬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王小广  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

  三大因素影响短期经济运行

  记者:您认为宏观经济运行处于平稳增长阶段还是处于下行阶段,能否实现软着陆?

  王小广:我国经济有望在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的同时,出现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佳境。

  三大需求平稳快速增长,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快速健康状态。其一,投资增长继续调整,但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5月份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19.3亿元,同比增长26.4%,比一季度快1.1个百分点。投资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正在逐步由前期的过快增长状态向中期均衡增长状态转变。其二,实际消费增长率有所加快。1-5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674.70亿元,同比增长13.2%,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11.9%,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加快1.6个和1.7个百分点。其三,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1-5月份累计,出口总额为2963.97亿美元,同比增长33.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物价增幅回落到合理水平。1-5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4%,比一季度放慢0.4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未来中长期的均衡CPI增长率将维持在2%-3%的水平,高的区域不过4%-5%,低的区域在零增长左右。目前正在向这一平衡增长水平靠近。

  当前有三大问题影响下半年的短期经济运行。房地产“软着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将影响此轮宏观调控的效果,并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出口增幅可能出现明显回落及金融货币政策偏紧则对短期增长的稳定性会产生较大影响。

  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会继续回落。这是合理放慢,而不是转折,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将进入“周期性的低迷期”。

  首先,自去年二季度以来的经济增长率放慢,符合宏观调控的目标。其次,短期增长的适度放缓有利于中国经济中长期保持快速稳定发展趋势。其三,从周期的观念来看,短期增长的适度调整可以认为是两阶段高增长的“间隙”。因为中国经济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之中,且短期周期也没结束,实际上因宏观调控可能会明显延长。最后,最近连续2个月CPI回落到2%以下,并不表明我国经济将在下半年或明年进入新一轮“通缩”。一方面,4月和5月物价增幅的显著回落在相当程度是由于去年基数较高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目前实行的稳健型宏观经济政策将使发生通缩的可能性明显降低。从中期角度看,宏观调控不是防“通胀”,而是防“通缩”。

  陶冬:我觉得中国经济进入了下行周期,这不值得大惊小怪。拉动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投资增长。投资现在面临的情况是,2003-2004年初进行的一些项目多数已进入了收尾阶段,除了发改委特批的一些项目外,新开工的项目明显不足。在上一轮项目投资结束后,投资不可避免会出现回落,这是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主要原因。

  通缩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指CPI增幅,我个人认为中国的CPI是个不明不白的尺度,由它来判断整体经济形势的意义不大,CPI中只包含租金而不包含房地产价格,即使整个中国的房地产都垮下来,CPI也不会有太多的波动。广义的CPI指企业的利润能力和经济的活跃程度。现在来看,企业利润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2004年是这一轮经济周期中企业利润的高峰,其中75%的利润来自原材料领域。原材料往往是8-10年一个周期,一般是两年赚大钱,两年亏钱,剩下几年不赚不亏。这一轮的增长行情已经结束,所以今后两年都是利润看跌。

  无论工业投资还是房地产投资都已经出现了回落,这便减少了中央政府在投资问题上继续下重药的可能性,降低了硬着陆的风险。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中,消费是加速加不上去,而不是在减速。同时出口在高速增长之后,随着贸易摩擦的加剧,增长会出现一定的下滑,但是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十分强劲,相信能维持至少15%的增速。在出口和消费的带动下,经济会“软着陆”。

  正常的经济波动不要过分紧张

  记者:从2003年的防通缩到2004年的防通胀,以及今天的“冷”“热”难分,如何看这种现象?

  王小广: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着通缩的压力,从全球和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都是如此。去年以来出现的通胀完全是由于粮食价格和生产资料出现短缺而导致的,这些都是阶段性因素,只要给予时间就可以解决。从国际和国内的长期趋势来看,面临的都是低通胀的环境,这里面隐含容易出现通缩,容易出现生产过剩。这是一种趋势。

  我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没有发生通胀,只是通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今年以来出现价格的急剧变化,一是因为经济增长的确有缓慢增长的趋势,应该出现回落,二是因为经过二、三年大规模的集中投资,大部分领域的供给能力在释放,今年是集中释放的头一年,而需求与往年大致差不多,这对价格也有向下的压力。实际上是去年刚刚缓解的通缩,今年又有所显现。

  陶冬:我觉得这是正常的经济周期问题,不要把它看得太重。经济出现冷热,全世界任何经济体都会有。中国在这方面有一定特殊性。由于银行问题没有解决,出现了巨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当经济周期运行到下行周期时,投资过剩比较明显,部分产业就会出现通缩。我不认为下半年会出现通缩,更可能出现“非通胀”,即GDP和CPI放缓,但幅度并不猛烈。即使出现通缩,也要以平常心来看待,它也是经济运行的一部分。现在中国经济周期从过热增长向中间状态过渡,这中间必然会导致有些“冷”。经济增长在中国一般每十年会有一次急涨-缓落-反弹-大落的过程,我们现在处于缓落和反弹的中间。我估计这一轮增长的谷底可能在明年的第二、第三季度,然后经济就会出现反弹,这也跟北京奥运会有关。

  最后反映经济下滑的是经济指标。从去年5月份开始的宏观调控导致了去年的统计基数比较低,这可能导致今后几个月工业增长和信贷增长的反弹。我相信今后几个月的统计数字出现反弹是假象,但实际上经济活动在回落。

  地方政府的增长预期应该降低

  记者:一些经济增长比较强劲的地区,今年以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您如何看这一现象?

  王小广:一些地方的经济指标虽然下来了,但并不是像那些地方认为的那样严峻。因为他们的要求太高,想保持前两年的高增长是不可能的。原来的高增长既有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也有对房地产和出口的过度依赖,而这两个因素造成的增长是不确定的。

  那些地方的增长率预期应该降低。这些地方原来对房地产依赖很高,如果它们的房地产业不调整,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业就调整不下来,当然也应防止下滑过度。要看到那些地方还有相当大的消费扩大空间,因为它们的消费增长率实际上比较慢,而且对房地产的过度需求也降低了当期需求。沿海地区应该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不能把精力放在房地产的虚假繁荣和靠政策来大量出口上。现在是一个关口,阵痛也在这里,这里会有一段时间不太好受。要把精力放在产业升级、体制改革和人口城市化上,这样未来发展的后劲就比较大,周期得以延长,动力也会更足更稳定。

  陶冬: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一定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步入全面小康。中国地方政府对GDP增长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投资成为主要手段。地方政府抓投资是好事,但过犹不及会导致大量重复投资,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出现利益和风险的错位。

  我同意如果放松宏观调控就会出现投资反弹的观点。地方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形成利益的“铁三角”。一旦政策放松,投资很快就会反弹,这可能会对产能过剩、形成银行不良资产带来新的压力。我觉得还应坚持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对房地产的调控,目前仍处于胶着状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政府和发展商的博弈纠缠在一起。

  记者:您对宏观政策调整有什么建议?对下半年GDP增长、CPI增幅的预测是什么?

  陶冬:调控要做到有度,因为目前经济的风险有冷有热,在政策的尺度和力度上要更多注意。经济风险从单一的过热风险向过热和失速同时存在的双重风险过渡。经济放缓使新措施出台时有更多的缓冲余地,可以多看一看,多想一想。但调控还应坚持下去,尤其对房地产的调控千万不能功亏一篑。实际上各地的房地产价格下降有限,如果现在放弃,这一轮房地产新政就前功尽弃,一个更大的泡沫很快就会铺天盖地的出现。我们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8.9%,CPI涨幅下半年在2.5%-2.7%。

  王小广:现在M2、M1都偏低,应该刺激它来让价格保持温和增长,要继续控制房地产,房地产软着陆了,未来二、三年发生通缩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我们预计,全年GDP增长呈明显的前高后低的走势。下半年两季增幅回落较为明显,分别达8.6%和8.2%,全年经济增长为8.8%。宏观调控的目标基本实现。CPI增长在三季度受基数影响继续回落,四季度会有一个反弹。全年CPI增幅预计为2.2%。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宏观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