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收入赶不上GDP 消费不足拷问中国经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07:56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尚晓阳郭凤琳 北京报道 钱小姐在某部委下属事业单位上班,快四年了,工资几乎没怎么变过,“两年涨一次工资,一次也就涨几十块钱;四五年评一次职称,评上了也就多两三百块钱。” 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钱小姐不明白,“咱们国家的GDP年年增长那么多,但是我怎么感受
收入赶不上GDP 与钱小姐有着类似困惑的还不乏其人。 在一家知名IT公司工作了四年的沈先生向记者抱怨:“和物价相比,我的薪水绝对是降低了。回想四五年前的IT企业,动辄开出七八千的月薪,现在呢,起薪也就一两千块钱。” 刚刚辞职的汪先生提起薪水就窝火。他1999年到北方某省驻京办任职,直到2003年,月收入一直800元。去年好不容易涨到1000块钱,加上单位靠复印、打印挣一点小钱,一个月也就1200块钱。 同样,在一家投资公司供职的小李提起薪酬也无可奈何:“我是2003年初到公司的,这里的人大都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当时的月薪约3000元,一直没有增加。今年公司执行新的制度,没有具体项目的员工每月只能拿1000元。不光这样,我们的出差补贴也由每天150元降到60元。” 近几年,高校扩招引发的就业难直接降低了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北京太和顾问专事薪酬调研的褚潇告诉记者,从2002年到现在,当年应届毕业生的薪水平均每年递减5%以上,同一岗位的工作,去年的应届毕业生能拿2500块钱,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就只能拿到2300块钱了。同时,毕业三四年的职场新人的薪酬增长也非常缓慢,毕竟,师弟师妹们开价更低,能力也差不到哪里去。 权威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十多年来,居民收入的增速要远远落后于GDP的增速。 1990-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比城、乡居民收入分别高1.6和5个百分点。2003年,GDP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0.3和5个百分点。2004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8和2.7个百分点。 更何况,在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背景下,平均数失去了很多意义。广泛流传的二八定律说,80%的财富被20%最富有的人拿走了,剩下的绝大多数居民收入增长要远远低于平均数。 “老百姓从GDP的增长中得到的实惠太少。”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范建平打了一个比喻,“如果把GDP比作是一个蛋糕的话,那么这块蛋糕最后被分为四大块,即政府税收、折旧、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报酬。在国外,折旧增加是以企业利润下降为代价的,而我国是以劳动者报酬下降为代价的。” 统计显示,在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却在下降,1989年为16%,2003年则为12%。 钱包变瘪该怪谁 我国的GDP与居民收入为何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呢? 专家们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不能不加大投资规模,这反过来又会加剧高投资、低消费的矛盾。 拉动经济增长的另一驾马车——对外贸易,也是“谋杀”钱包的一大“凶手”。发改委经济所薪酬设计中心主任徐振斌表示,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主要归功于低廉的劳动力,于是,即使收入不长,内需不足,经济一样大踏步前进;反之,如果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没有这么高,那么经济景气与居民收入的联系就更紧密。 “居民收入与GDP增速不同步,其中一部分原因是GDP增长相当一部分是外资创造的,赚取的利润通过各种方式借外资流出去了,”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张燕生分析说,“很多吸引外资非常多的地方,GDP很高,但老百姓收入还是非常低的,提高的是外资的收入。” 谈到收入占GDP比重下降时,范建平表示,“最近几年,政府收入所占的比重在上升,所以劳动者报酬的比重肯定是在下降。” 徐振斌在调研中发现,在很多民营企业,企业利润的增幅远远大于员工工资的增幅,即使是管理人员也不例外。究其因,是老板把应该付给员工的酬劳拿来增加企业的资本,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员工又缺乏谈判能力。 消费马车跑得慢 低工资和廉价劳动力一方面让中国的出口节节攀升,另一方面却拖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后腿。 不敢花钱,是一般民众的普遍心态。前面提到的汪先生,月收入1200元,因为单位不给上三险,他每年要自己交1600多块钱保险费,另外每个月手机费就400多块钱,而且大多是工作电话。他每个月都细心地记账,靠着平时节俭,去年买了电脑,今年买了数码相机,他无奈地说:“好在我是北京人,不用租房子住,否则更是什么都不敢买了。” 那位在苏州工作的先生,三年半来买了1台5000元的电脑,买了2个2000元左右的手机和一辆电瓶车,其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看看存折上的4位数,房子更是想都不敢想:苏州园区房价最低4500元/平米,开车到市区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因为常常堵车,则需要1个小时以上。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一位老师正打算去南方考察,他告诉记者,从2002年到2004年,珠三角的工厂里,车洗刨磨的工人月收入一直都是1200块钱左右,没有多少增长。“他们有什么消费?我看见他们在路边摊上吃着5毛钱的炸黄鱼,喝着最便宜的啤酒,就算是享受,心里真不是滋味!” 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一般偏低15到20个百分点,属于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消费率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统计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增速长期慢于GDP增速。按照当年价格计算,1990-2003年GDP年均增长15.3%,而居民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8%。特别是2000年以后,居民消费连续4年慢于GDP的增长,年平均增速差距多达2-3个百分点。 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速度慢于经济增长的情况更加明显。按不变价格计算,1990-2003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长8.2%,而同期城镇居民消费年均增长6.6%,农村居民消费年均增长5.6%,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比GDP增长分别低1.6和2.6个百分点。 除了社会整体收入增长缓慢,消费不足还有更深刻的原因。比如,收入差距过大就造成了“有钱的不想买,想买的没有钱”的消费怪现象。富人边际消费倾向低,同时他们的高档消费也不能解决商品滞销问题,因为像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这样的大多数消费品,主要是中低收入者在购买。可是,消费需求潜力大,边际消费倾向高的中、低收入阶层却缺乏相应的购买力。 低消费、高储蓄的另一个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张燕生对记者说:“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应该进行终生的预算考虑,如果社会没有很好地提供养老、失业、医疗等计划,每个人都会加大个人社会保障储备,把钱存在后面。” 穷人才是花钱的人 国家统计局最近的一份报告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居民的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这份报告预测,我国人均消费从2003到2020年将增长10.8%,新的消费高峰就要来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由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拉动。 “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首先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范建平简单明了地说。不过,他同时提醒,提高居民收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提高过快也会导致我国经济失去劳动力竞争优势,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提高收入后,边际消费倾向高、愿意消费的人是穷人,”张燕生强调,“应该提高穷人的收入而不是富人的收入,富人对花钱已经不在意了,穷人才是必须消费的人。”他告诉记者,美国的统计数据模型显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7,穷人是0.9,也就是说,穷人挣了100块钱,就会花掉其中的90块钱。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当务之急。2004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降低农业税税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社科院经济所袁钢明则认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还在于粮食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 他表示,两三年来,食品和粮食价格拉动消费价格上涨,使农民收入得到提高。近期,消费价格大幅连续下降,意味着农民收入增长将放缓,“去年农民收入增长6.8%,今年肯定要下滑。农民收入不提高,会造成整个经济的下滑。” 袁钢明主张借鉴日本的做法,当农民不能都转移到城市的时候,必须保护农业,用农产品价格保持社会分配相对平均,让大家,尤其是弱势群体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 “政府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人却质疑对农民补贴太多了,”袁钢明说,“现在又到了该选择的时候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