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 G 板设立 重造有效市场的开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07:38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周沪 据悉,监管部门为稳定市场和推进改革,将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设置单独交易板块,研究开发相关金融衍生产品。此前,上证所也曾表示,将为完成改革的公司设立独立板块并编制指数,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指数产品。
这个拟议中的板块被市场人士称为“G板”。一位管理部门的权威人士表示,设立“G板”的出发点之一是区分完成股改和未完成股改的两类公司,便于对完成股改的公司实施再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也促使未完成股改的公司更积极地参与股权分置改革。按照目前的对价水平,“G板”的平均市盈率将由现在的16倍左右,下降到12、13倍。这位人士同时表示,由于目前完成股改全部过程的公司尚不多,“G板”及其独立指数的推出尚需时日。 一些市场人士也向记者表示,“G板”将成为未来真正实现同股同权、自由流动、符合国际标准和惯例的真正的证券市场雏形,“G板”的设立被视作市场重造的开始。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万国测评董事长张长虹认为,管理层下决心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绝不仅仅是为了维持股价和市场水平,更重要的是维护和重塑市场功能。张长虹表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较好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就是要看能否由此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证券市场。“G板”设立后,随着股改进程的推进,股权分置状态下的原主板市场规模会越来越小,乃至逐步消亡,“G板”逐步取而代之,一个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率有活力的证券市场的雏形将渐渐形成。在新老划断后,新上市的股票将直接进入“G板”,因此“G板”实际上就是未来全流通环境下的“主板”市场。 市场人士认为,在原来股权分割的市场上,A股包含了流通溢价及其他除投资价值以外的各种预期,其价格形成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都受到影响,产品设计上也存在许多技术障碍。而且市场长期处于高估状态,使市场机制和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如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等的推出,都因可能会引起市场的波动而遭到利益主体的反对和政府的担忧。全流通的“G板”市场不仅能提供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基础,而且由于经股权分置改革除权30%左右,股价水平大幅降低而基本进入投资区域,也为新产品的开发和机制创新创造了更好的市场环境。 (下转A03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