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应急预案出台时机比较好 关键是时机把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8:12 河南九鼎

  河南九鼎 肖玉航 

  在银监会最近召开的主席会议上,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为一个重要议题,这也是银监会首次披露国务院已印发该预案。应该说这是我国为防止国家金融体系中出现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种较好的预防制度,在我们的生活中,2003年“非典”事件由于应急不足,前期的确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不小的恐慌和损失,若不是国家反映和坚定的决
心当时恐怕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后果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从中国近年来金融体系来看,的确有一些迹象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社会问题,比如前些年江浙地下钱庄的倒闭、郑州的百花、三星事件非法吸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等,笔者研究认为: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中仍然面临诸多突发事件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房价的过分超过普通居民收入水平,扭曲后的恶性房产信贷消费,房地产公司可能出现的利润下滑进而导致银行环账出现等问题;近几年由于股市改革,造成两类股东难以公平,股市连续性的下跌所引发的投资者信心和财富的损失问题;宏观经济如果出现拐点所带来的公司化破产或倒闭数量增多问题等,这些都是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或可能产生突发事件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笔者研究认为,此次国家出台《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机比较好,但其落实的时机与准备工作更加重要。

  从世界各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手段及处理机制来看,其均会依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介入时机和准备机制而采取果断措施。

  我们认为金融突发事件包括银行大面积挤兑、股市暴跌、金融机构倒闭、境外金融冲击、金融危机、房地产价格暴跌等情况。在前几年美国“9·11”等突发事件也能给金融系统造成巨大冲击,美国政府果断出手,使此由于恐怖事件所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造成的损失减少到了最低,而金融市场得以稳定,此事件显示了应急机制的重要性。

  针对突发事件我们来看一下目前银监会所布置的四大措施:

  一是按照国务院统一要求,结合银行业的行业特点,抓紧修订完善并印发实施《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适应范围、等级界定和相应的工作机制,促进各种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常经营和服务的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

  二是加强应急处置机构、队伍和信息平台建设。尽快制定内部工作流程和统一的工作制度,银监会各部门和各级派出机构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要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查办,切实落实处置责任和提高工作时效。

  三是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工作,使负责应急处置的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四是加快研究建立预防预警系统。要抓紧研究明确预警系统所涉及的监测变量、指标菜单和警戒线等内容。通过监测相关变量和指标,使用设定的警戒线和参考发生概率来判定预警事件的类别,从而为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或处置措施提供技术支持。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要根据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中介机构审计及其他渠道所获信息及时对监管对象的风险状况作出判断,有效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九鼎研究发现:第四条是非常关键的,其监测变量、指标菜单和警戒线等重要参考因素可以说是实施预案的关键。

  我们认为,此次《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能否在金融体系成功起到作用,其关键在于落实与时机把握,我们认为其落实在细节上应充分做好保障机制的畅通及效率的准备工作,对前此年一些政策出台,我们研究发现,其很好的政策,就是由于体系内落实扯皮、效率低下,使重一些政策的执行难以实现,影响到整个政策的推进;在金融市场中,比如股市,美国证监会对其管理原则上:提供公平交易的同时,依法治市体系完善。如果是企业业绩和重大丑闻所产生的股市或股价暴跌,其管理层是不会启动金融体系突发事件机制的,因为其是市场中市场经济下自由竞争、优胜劣败的正常表现。打个比方,如果我国股市的下跌,并非金融体系或国家安全所产生的市场动荡,如果在时机选择上并没有准确分辨出是市场自身原因还是企业经营业绩问题而盲目启动预案机制,就会破环市场多空平衡的市场行为;相反如果是银行体系或重大事件所造成股市暴跌,在合适时机选择启动应急机制就有利于市场的平稳。

  因此,笔者认为《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政府防患未然的重大举措,而其实施质量与推进质量,除了做好相当的准备工作,落实程序外,其最为关键的集中在时机把握上,就防止应急过前和滞后两种问题的出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