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重压之下有勇夫 浦发股权分置欲先破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3日 18:30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刘兆琼 上海报道 要想业务扩张,不受限制,就必须迅速补充资本充足率;要想补充资本充足率,只有靠迅速增发以补充资本金;要想增发,就必须马上搞股权分置改革。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正处于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中。
6月29日,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融债券和延长增发不超过7亿股普通股的决议。 而这两项决议高票通过的原因就是“公司承诺,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这是再融资的前提。”6月29日,浦发银行证券事务代表杨国平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 股权分置改革提上日程 最近半个月,浦发银行董事长张广生格外忙碌。除了应付各种日常事物外,还不停地与行长金运、财务总监拜访上海、北京等地的机构投资者,探讨浦发银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 “公司各方都开始了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启动,但是最终还没有更具体的措施。估计在第二批试点之后的一个月左右内,就会完成这项工作。”杨国平解释说。 而推动浦发银行“突击”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正是其强烈的再融资需求,尽管增发7亿A股的再融资决议已经被一推再推,最后的时间定在2006年5月31日。 截止到2004年年底,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03%,贷款总额为3109.1亿元;第一季度,浦发行贷款总额为3266.088亿,总额增加约为5%。按照浦发2003年至2004年的贷款增速约为20%,资本充足率则下降0.3%的情况,那么到今年6月份,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有可能下降到7.7%左右。 “对于上市银行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由于法人股东过多,所以方案要事先和其他非流通股股东进行充分的沟通,获得通过;通过市净率来折算所支付的对价,比市盈率更加准确。”申银万国研究所银行分析师励雅敏表示。 截止到6月30日,浦发银行的市净率约为2.13,市盈率为15倍。国际上对于银行股的定价一般都是采取市净率,香港的银行市净率约为1.8倍左右,国内约为2倍左右。 目前,上海本地一些券商,如海通,申万已经开始对浦发银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进行竞标。至于具体的方案,则还只是一些预测。“比较合理的对价补偿可能是在10送3,浦发由于再融资压力,应该更大方一些的支付对价。浦发银行的大股东都基本上隶属于上海市国资委,如果政府出面协调这些股东利益,相信能够比较快的达成一致。”上海一家证券公司银行分析师称。 6月30日,浦发银行的股价在最后一分钟出现大笔买单,浦发银行的股价从7.43直线被拉升到7.80,并最终红盘报收于7.65元。招商银行也从5.96拉升到6.15,并最终报收于6.06元。 花旗问题 而花旗作为浦发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和外资股东,是否能够在这次股权分置改革中,作出同样的减持决定,成为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2002年12月31日,花旗作为海外首家战略投资者购入浦发银行5%的股权,当时即是按照1.45倍于每股净资产的溢价受让,共计花费了6亿人民币。 “花旗并不是发起股东,入股的时候就有溢价,在对流通股股东的对价补偿中,是否愿意和国内股东一样,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业内人士称。 对此,励雅敏却表示了不同的观点。“理论上来说,这么讲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实践中却做不到。而且实际上,每一个股东都有自己的入股成本,所以最后的补偿肯定是非流通股股东统一作价支付给流通股股东。” 在花旗和建行的关系可能得不到前景的现在,华夏证券的佘民华认为,“花旗在没有更好的银行投资的情况下,可能跟浦发的关系会更加牢固,所以这次股权分置改革,花旗最终会同意支付对价。” 截止到2005年3月31日,花旗银行持有浦发银行1.8075亿股,约占总股本的4.62%。由于当初以6亿人民币的价格购买,所以实际上持有浦发银行的每股价格为3.31元。 解困“银行再融资” 实际上,对于上市银行来说,这次股权分置似乎成为了再融资的“绿色通道”。不少分析师认为,“银行股的股权分置改革就是为了它们再融资的方便,在对价支付上,可能会相对高一些,也不排除有些银行由于非流通股股东不急于套现,或者因为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分岐,而造成支付对价方面的混乱。” 在浦发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之时,知情人士透露,民生银行也在着手进行这一计划,不少投行已经开始竞标。 此前,民生银行没有顺利登陆香港市场而被迫延缓上市进程,而这一海外融资计划的暂停对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又产生了重大挑战。“民生现在是几手准备。一方面希望尽快香港上市;另外还在准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直接补充资本金;三就是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在A股市场上进行再融资。”上述消息人士透露说。 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像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的大股东,基本都是战略性持股,短期内并没有套现要求,没有减持的动力,所以在支付对价上会产生分歧。”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