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工银瑞信起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07:51 中国证券报

  昨天,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发布成立公告,宣告了首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诞生——

  记者浩民王妮娜

  探营工银瑞信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外交部大楼往西不远,有一座土红色的大楼。这里如今是华夏证券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东四支行的所在地。过不了多久,我国第一家由商业银行直接投资设立的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亦将在此正式挂牌营业。

  日前,记者走进了这座门牌号为“朝内大街188号”、名叫鸿安大厦的写字楼。

  大厅正中,是工行东四支行的营业场所。右手侧,是华夏证券的前台。与这两边整洁明亮的感觉形成鲜明对比,左手侧没什么灯光,只有一名保安站立在一张小的写字台旁,显得昏暗而空荡。经向保安询问,获悉写字楼的这一侧,即是工银瑞信的办公场所。但保安以还没有正式办公为由,挡住了记者试图走进去的脚步。

  后来,记者碰到一位由外面匆匆往里走的工银瑞信员工。他告诉记者,大多数员工还没有搬过来,现在各项业务只是在筹备阶段。看来,工银瑞信真正开张还得有段时间。

  杨凯生出任董事长

  随后,记者来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信息中心,在那里,查询到了工银瑞信的企业登记档案资料。

  档案上记载着,工银瑞信经营范围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基金等资产管理业务;募集设立基金;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它业务”,经营期限自成立之日2005年6月21日始,法定代表人杨凯生。

  工银瑞信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分别是:Lawren c e D a v i d H a b e r 、Marcus A n g e l l L a n e E v e r a r d 、李扬、牛大鸿、孙月英、高明、徐志宏、杨凯生和郭特华。经记者打听,Lawren c e D a v i d H a b e r 、Mar鄄cusAng e l l L a n e E v e r a r d 来自工银瑞信的外资投资方——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其出资比例为25%。李扬和牛大鸿作为专家,成为工银瑞信的独立董事。孙月英和高明代表另一家中资投资方——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它的出资比例是20%。据悉,孙月英为中远集团总会计师,具有多年财务和金融管理、运作经验。

  徐志宏、杨凯生、郭特华三人来自第一大股东、出资55%的工行。

  徐志宏目前是工行资金营运部总经理。最近几年来,他在不同的场合为商业银行试水货币市场基金,一直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吁。对工行设立基金公司应当说是出力不少。

  对于杨凯生,大家都比较熟悉,如今是工行副行长,此前是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总裁。在工银瑞信,杨是董事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他一直是工行设立基金公司的重要决策人物。因为,工行最早的方案,便是由华融公司与工行旗下的中国工商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两家提出申请,联合发起设立“工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只不过该方案未获监管层批准,而改为现在的模式。

  工银瑞信的总经理由郭特华女士担当,她的前一任职务是工行基金托管部的副总经理。前不久,工行约请包括本报在内的几家媒体举行见面会,便是由她陪同杨凯生一道,介绍基金公司各项筹备工作进展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郭是一位企业年金问题专家,参与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重要法规的起草。记者注意到,在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评审专家”公示名单中,郭赫然在列。

  首只基金投向股市

  自6月4日工银瑞信获准成立以来,对于这家由工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国内外金融业两大巨擘联手打造的基金公司,市场就一直充满期待。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工银瑞信的首只基金产品将子落何处,是商业银行具备传统优势的货币市场,还是已充满战略性投资机会的股票市场?

  杨凯生此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曾明确表示,未来产品的结构将呈现多元化,投资对象涵盖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固定收益债券等。不过,首只产品可能还是会偏向后两者。

  而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首只基金产品的投资对象可能会有所变化。

  一位知情人士说,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当然希望从具有先天优势的货币市场着手,树立银行系基金的良好口碑。但是,有关监管部门可能更希望银行系基金直接入市投资股票,这无疑会有力动员更多资金入市,支撑市场信心。

  据悉,工银瑞信的首只基金最早可望在本月亮相。一消息灵通人士说:“该产品的投资偏向,最终可能会较多地尊重监管部门的意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