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记者手记) 不能承受“粗放”发展之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 09:56 中国证券报

  记者牛纪伟 谭浩

  不久前,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报告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

  事实证明,我国资源对于“粗放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危急时刻”,但人们的节约意识却依然淡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GDP翻两番。然而,成就的背后却暗藏隐忧——这些结果是以能源消费翻一番的代价换来的。在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2.6倍,其中煤炭消费增长2.4倍,石油消费增长2.7倍,天然气消费增长2.2倍。据国家环保总局最新统计,仅2003年,我国便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以及40%的水泥,而创造的GDP不足全球的4%。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资源的浪费性使用问题非常严重。由于资源利用效率过于低下,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掉的煤、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同时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接近美国的10倍、日本的24倍。

  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有关专家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时空分布不均;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

  目前,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正承担着有史以来最多的人口和巨大的发展压力。一组组沉重的数字,反映出我国高消耗、不经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将难以为继。

  尽管各方官员和专家在不同场合下屡屡强调统筹人与资源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但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和生活消费中,资源的高消耗和过度浪费情况却相当严重。

  我国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本世纪头20年,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是高速增长的经济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一方面是资源的匮乏与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冲突将日益严重。

  事实上,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不仅仅存在于经济生产中,政府机关资源消耗惊人的现象同样催人警醒。近几年,一些地方的政府机构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地建造起来,但其中不少建筑并没有按节能要求建造,而且办公面积超标,人均耗能加剧。有的政府机关办公人员下班了,却让电脑、空调等电器空运转,甚至连电灯也不关,就让它一直长明到天亮。据统计,我国政府公务人员1天的耗电量够普通百姓用19天,而全年的电力消耗相当于8亿农民总生活用电水平。

  《朱子家训》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某种角度来说,浪费也算是一种“犯罪”,在家里洗手、刷牙、洗脸间隙不关水龙头,在食堂里馒头咬了几口就扔掉,在出外应酬中频频享受大餐和洗浴消费……这些在寻常百姓看来见怪不怪的“小事”,不仅纵容了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带来各种资源的极大消耗。

  如何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用宏观思维、长远眼光加以审视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共同的方向,节约应该是全人类的美德,对于中国来说,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的重要措施,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与过去提倡的勤俭建国相比,它的内涵更广泛、更深刻,不单单强调节约,而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战略。

  当前,亟须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升为一项基本国策,从战略的高度建立和完善各种有效机制,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资源,达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要,用最少的物质消耗来支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多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充分认识到我们面临资源全面短缺的严峻现实下,我们必需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谁都无权浪费资源,谁也没有资格低效率。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牢固树立起这种责任意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自觉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