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试点股初显“赚钱效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 07:46 中国证券报 | ||||||||
(上接A01版)昨日,不光是宝钢复牌走势不尽如人意,其他钢铁股更是出现不小的跌幅。有市场人士指出,宝钢股份昨日上涨幅度较低并不是对方案的反应,而是因为入驻其中的基金并不想获得更多的宝钢股份筹码,毕竟钢铁股存在着周期性因素影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宝钢股份在股改方案实施后会出现“自动除权”。因为目前以5.03元收盘价买入的投资者,在股改过后的成本只有4.12元,如果算上权证的话,则更低,而
有分析认为,宝钢股份在方案实施前的小涨,隐含着方案实施后不会大跌,从而减缓了对大盘的冲击,这其实也是存量资金所希望看到的情形。 股价已部分反映股改对价 传化股份在这6家试点股中对价水平最高,每10股流通股获送4.5股,但其股价昨天并未站稳涨停板。以6月2日的最低点9.62元计,该股复牌前最大涨幅达到34%,昨日收盘价位离最低点的涨幅为43%,涨停板价位的涨幅为45%,因对价带来的45%的流通股股东增值因素已经在股价中得到了完全反映。 再来看看前日复牌的中捷股份,在前日强势涨停之后,昨日涨停板开盘即迅速回落,收盘仅上涨2.88%。其昨日最高价相比6月2日的阶段低点已经上涨了60%,即使是收盘价也已经上涨了50%,涨幅已经超出对价水平。无怪乎有市场专业人士指出,其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股改含权预期,给予中性投资评级。 当然,以上两只个股是较为极端的例子,而且以阶段最大涨幅来测算也不够严谨,目前还有部分试点股的股价涨幅尚未反映股改对价带来的含权水平。 “股价反映一切”,有市场人士指出,“简单地以对价高低来测算股价的可能上涨幅度,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对价只是明确了股改带来的含权预期,股价未来的走势还是要看当前股价与把对价因素考虑在内的股票内在价值孰高孰低。像三一重工,试点停牌前的股价被低估,复牌后股价以40%多的上涨来反映对价带来的股票内在价值的上升;又比如金牛能源,试点停牌前的股价有所高估,且复牌后25%的对价不足以消除股价的高估,所以股价又下跌了15%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