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股改浪潮系列试点之中信证券 > 正文
 

投资者仰望送股比例提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 10:58 证券时报

投资者仰望送股比例提高

  中信证券结束六地投资者沟通会投资者仰望送股比例提高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截至昨日,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结束了在上海、深圳、北京、成都、武汉、青岛六地与投资者的沟通工作。与会的部分投资者认为,与长江电力、宝钢股份等企业不同,
中信证券参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其特殊意义。作为证券市场的参与方,中信证券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市场表率作用。但对于中信证券目前推出的10送2.5股的对价比例,投资者普遍认为,送股比例有待提高。

  市净率指标遭到质疑

  投资者反映最普遍的问题是中信证券仅仅以股份流通后的市净率与国际证券公司是否接轨来确定补偿给流通股股东的差价,标准过于单一,不利于流通股股东。

  “即使是以市净率这一指标来考虑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在国际市净率标准的选取上,中信证券也应参照法、日、德三大市场的平均市净率水平而非英国、加拿大、美国等成熟市场。如果以此标准来界定,其选定的国际市场平均市净率水平应降至1.7倍。因此,其所对应的送股数也应该增加。”持有中信证券1万股的马先生表示。

  有投资者指出,即使从中信证券自身市净率的确认标准上看,保荐人对这一指标所选取的时间数据也有待调整。“以5.4元作为股权分置改革前流通股股东的成本来计算市净率,对流通股股东而言,也并不合理。”一持有中信证券100万股的股东表示,可考虑选取中信证券从上市以来到此次停牌前收盘时价格的平均值反映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确定补偿的多少。这位投资者算了一下账,假设中信证券送股方案为10送10,暂且不拿中信证券平均7元多的市场价来测算非流通股股东获利情况,仅用发行价格4.5元来计算(这是最公平的),方案实施后,流通股的价格成为2.25元,也高于部分非流通股股东1元的成本和2.17元的净资产。股份流通后,非流通股17亿股如果在2.25元价格减持,也可赢利近20亿元。

  据了解,而投资者诸多的对价建议中,10送5的对价比例被反复提及。

  流通股股东:看送股的相对数来投票

  “在衡量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多少对价才算比较合理的指标中,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东的比例,非流通股股东为获得流通权利所支付的对价成本将是我们投票的重要参考因素。”北京一刘姓投资者说,在评估方案是否合理的指标中,流通股投资者不仅要看送股的绝对数,更要看相对数即非流通股股东送出去的股份占其所拥有的总股份的比例,该指标体现的是非流通股股东为获得流通权所支付的成本。

  “我们算了首批4家试点公司的标准,三一重工10送3.5股,送股数占非流通股数的11.67%;金牛能源10送2.5股,占非流通股数11.88%;紫江企业的比例是21%;清华同方为34%。而中信证券10送2.5股,所送股份仅占非流通股数的4.8%。显然,用1亿股代价换得了近21亿股的流通权,中信证券的方案是没有诚意的。” 一位持有中信证券近100万股的投资者黄忠伟指出,如果以三一重工、金牛能源的标准来送股,中信证券的非流通股股东拿出11.6%的股数,也有差不多2.41亿股,这样就等于10送6股。

  一位持有中信证券70多万股的投资者表示,非流通股股东至少要拿出20%或者30%股份,他才会投赞成票。

  “我们未来投票的依据将会是送出的股份占非流通股股东总股份的比例。”一位持有中信证券100万股的投资者表示,原来其计划还要进一步增持,但是中信证券提出这样一个方案,令自己的信心受到很大打击。

  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投资者认为如果不能大幅提高送股比例,缩股将是最好的方案。

  中信证券应发挥表率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和29日,中信证券研究部在向其机构客户提供的研究报告中称,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测算,对价比例在10送4.3股—6.7股可以在目前的价位上保持稳定。而试点企业所形成的10送3的市场预期低于此水平。“在试点之前,A股市场的当前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相关研究的差距为30%,因此,保证市场不跌的平均补偿比例应该为43%。”显然,中信证券目前10送2.5的比例远低于此标准。

  “作为证券公司的一面旗帜,中信证券跟其他上市公司有本质的不同,它的价值和证券市场紧密相关。因此,作为证券市场创新的代表,中信证券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应作出一个表率,给投资者一个更好的方案,恢复市场人气,使证券行业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证券市场、中信证券以及流通股股东才能实现共赢。”这是沟通会上投资者发出的最多的声音。很多投资者表示,作为证券市场的参与方,中信证券应了解中小投资者为资本市场制度性缺陷支付的成本。如果在股权分置改革初期,以大股东为代表的非流通股东就没有充分的诚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合理的对价,将很容易让流通股股东对此次改革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到包括非流通股股东、证券市场在内的多方利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