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军
纵观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有两个领域的改革急需尽快取得突破:一是汇率体制改革;二是股市全流通。这两个领域的改革如果久拖不决,不仅会使其未来改革成本越积越高,而且会严重滞后其他领域的改革进程。
股权分置的不利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条:
第一,造成股票发行的高溢价,从而使股市带有明显的“圈钱”特征——大股东可在丧失较少控制权的情况下,通过IPO发行和增发配股,获得大量可支配现金流收入,这必然助长非流通股股东及其代理人利用股市圈钱的道德风险动机(如包装上市和关联交易行为),最终损害流通股股东利益。
第二,投资者无法对股市和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形成稳定预期,再加上股票的市盈率远远超出正常状态,因此,投资者只能选择离场或投机,当投机的收益普遍大于投机的风险成本时,股市呈现出整体性单边上扬特征(如1999年的5.19行情),而当投机的收益普遍小于风险成本时,股市则表现为单边下挫的态势(离场资金大于进场资金),因此,投机性是股权分置状态下股市的另一大特征。
第三,在股权分置状态下,由于非流通股股东无法变现企业价值增值方面的收益,因此,非流通股股东最看重短期现金流收益,而不是长期的企业价值增值,致使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必然带有很强的短期行为特征。
第四,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普遍是国有股一股独大。
在国有资本实际所有人缺位的情况下,国有控股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本身就存在严重缺陷。而股权分置问题的存在,将使本已十分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一方面,企业经营的短期化特征,不仅会增加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动机(如挥霍当期现金流的行为),也会增加上市公司非流通大股东的道德风险动机(如关联交易行为);另一方面,由于股权分置问题的存在,将使诸如控制权市场约束(包括用脚投票机制)、经理人(或声誉)市场约束以及对经理人的股权激励等公司治理的实现途径,完全失效。因此,股权分置问题的存在,将严重阻碍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改进。
第五,使股市丧失两个最主要外部功能: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尽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根本原因。
目前股权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股权融资渠道狭窄,不仅影响企业权益类资本的筹集,而且其也间接制约企业信贷资金的筹集(由于缺乏资本金,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更为困难)。可以预测,如果股市的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恢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速度上,都会有一个大飞跃。
除此之外,在经济转轨时期,运转良好的股票市场,还承担着改善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使命——即通过公开上市,实现股权多元化,并借助战略性大股东的“分权控制”,改善国有企业因所有人缺位而引起的公司治理问题。
第六,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也是促使证券业走出困境的关键。
由于到2006年中国银行业要全面对外开放,因此,须尽可能在此之前,彻底完成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关键,就是建立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其中一条重要的实现途径,就是通过公开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银行股权多元化,以此改善国有银行实际所有人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但是,如果股权分置问题得不到解决,国有银行上市时间将会大大延迟。同样,如果不尽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我国130多家证券公司和40多家基金公司,就会继续饱受无米下炊的煎熬,中国的证券市场就永远看不到大发展的前景。
第七,直接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大家可能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虽然去年经济总体过热,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也非常充足,但是,信贷却异乎寻常地“冷”,年初人民银行预定的2.6万亿(增长17%)的新增贷款规模,到年底只完成2.26万亿(仅增长了14.5%)。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一季度,全国信贷规模增速仍在下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居高不下,2004年城乡固定资产规模达到7万亿,增幅25.8%,2005年一季度增幅仍高达25.3%。
由上述现象可推出如下结论:银行流动性充裕而信贷增长乏力,说明银行普遍有“惜贷”行为;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而银行信贷“过冷”,则表明在官方统计数据之外,还存在大量地下信贷活动。
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受到资本金充足性的严格限制——银行资本金增加的速度远低于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致使大量信贷资金转入地下。目前,我国银行企业普遍缺乏正常的外部资本金补充渠道,一般只能通过利润留成来增加权益性资本。但是,由于银行业正处于改革时期,各银行的大部分利润都被用来冲销历史坏账,而用于增加资本金的数量则很少。因此,目前银行业迫切需要借助股市筹集资本金,以满足银行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需要。由于股权分置问题影响到银行信贷规模的正常扩张,因此,它也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常规传导渠道失灵的根本原因之一。正是因为企业融资的正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受到限制,才使得大量信贷资金被迫转入地下,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威胁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众多证据表明,最新一轮经济过热,其根源在于土地。
早在2002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各地建立土地交易中心,规定所有土地交易必须到各地土地交易中心完成,政策本意是规范地方土地交易行为。但是,当土地交易中心建成后,地方政府突然发现它是一个巨大的地方财源。
由于政府拥有对土地的支配权,因此,只要将土地拿到土地交易中心出售,地方政府就可获得大量廉价资金,用以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建设,从而推动了新一轮经济过热。中央政府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将宏观调控的重点,主要放在规范土地交易和控制信贷规模两个方面。
实际上,政府控制信贷的政策是多余的,因为2004年的信贷规模已经因资本充足率的限制,被压得很低了,事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如果对去年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反思,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推动新一轮经济过热的根本动因在于土地,而不是信贷。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土地被控制住之后,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我们的判断是:如果对土地控制过度,而信贷规模继续因资本充足率的限制趋于萎缩的话,中国经济很可能再次步入衰退。
做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危言耸听,大家应该还清楚地记得,当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对银行信贷的计划管理、转而采用更加商业化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之后,银行信贷规模大幅萎缩,结果导致中国经济走入长达4年之久的通货紧缩时期。因此,如果股权分置问题久拖不决,必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