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向发改委申请成立产业基金 中信重新定义券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6日 09:03 经济观察报

向发改委申请成立产业基金中信重新定义券商

  本报记者 张勇 范卫强 上海、深圳报道

  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

  不仅是跻身于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之中,也不仅是由于其本身是五家公司的保荐机构,更重要的是,在券商为生存不停奔波的时候,中信证券正在考虑长远的未来。

  对于成立刚刚十年的中信证券来说,2003年初的上市是其难以磨灭的一次记忆,此后成功并购万通证券、承销长江电力、失手广发证券都成为中信的“财富”。现在,作为金融类上市公司中惟一的一家股权分置试点,虽然也在遭遇质疑,但中信证券试图走得更稳。

  “在绝大多数券商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今天,中信证券考虑的是如何生存得更好。”6月23日,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在深圳说。

  股权分置方案

  全流通可以让中信生存得更好?

  6月23日下午同一时间,在上海和深圳,中信证券高层分别与投资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宣布了其股权分置改革的初步方案为每10股送2.5股,与此前透露的每10股送3股略有差距。

  对此,两地投资者都表示了不满。不少投资者质疑中信证券的送股方案所根据的净值比率不合理。上海股民马天佐则认为中信证券用1亿股的代价换取近20亿非流通股份的流通权严重侵犯了流通股股东的权益。

  中信证券常务董事总经理张佑君表示,“我们跟北京和上海的很多机构都进行了接触。机构投资者方案归纳起来有很多种,直接送股、送股+权证等等。”同时,“我们开这种会的目的主要是征求意见,方案可能会根据投资者的意见来进行调整。”

  初步方案甚至没有达到多数流通股股东的心理底线,因此方案的调整需要大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进一步的沟通和妥协。

  王东明认为:“中信证券的发展,很大程度是依靠中信集团的支持。如果这次股改通不过,对中信证券、对流通股股东都是巨大的损失。”公开资料显示,中信证券注册资本24.815亿元,非流通股股东48位,中信集团持有32.35%的股份。

  在上海和深圳之后,中信管理层还将分别前往成都和武汉,然后返回北京,与投资者沟通。

  “现在我们很多的业务都停下来了,就是因为股权分置的原因。比如很多五一前应该完成的业务,现在停止了就都没有完成,所以我们也希望双方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我们也好尽快地恢复经营。”张佑君说。

  扩张

  对于中信,解决股权分置并不是他们现在关心的惟一问题。

  上周, 浙江省内一家证券公司副总裁透露,6月17日中信证券与金通证券大股东浙江能源集团签定了初步收购协议。对此,6月23日,王东明表示:“现在绝对还没有收购金通,要不我怎么不知道呢?”

  但中信证券的确在快速地兼并扩张。

  收购万通、重组华夏、入主金通、收购广发,这其中,或者已经完成,或者尚在进行,或者没有结果,但无一不是证券行业内的大手笔,其目的不外乎是增强自身实力,为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的结果显示,2004年中信证券的交易总额在同行业中排名第十、主承销金额第二、总资产第四,净资产和净资本则为第一,扣减资产减值损失后的利润总额也是第一。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胡海峰分析认为,在目前的行业背景下,无论是收购万通、广发,还是华夏、金通,无疑都可以使中信走一条低成本扩张之路。

  中信另一方面的扩张体现在投行业务上。自从2003年中信证券成功地承销长江电力这个“巨无霸”项目以来,中信的投行业务开始有了更多的自信。

  “其实在2003年的工作会议上我们就提出了公司的奋斗目标,就是做成在亚洲有影响的投资银行。”中信证券的一位人士表示,“我们公司目前的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还要通过外延扩张和内部发展两种渠道进一步地提高。”

  这位人士也承认:“中信一直就有做大的愿望,但从资本实力、业务规模和业务范围以及经营网络上看,中信证券与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相距甚远,就算在国内也略显稚嫩。因此,中信证券‘做大’,必然选择规模扩张。”

  更多创新

  当然,中信证券也曾经历低谷。

  2002年中信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当年年报显示,经纪业务、自营和资产管理、投行三大业务同比分别减少46%、93%和90%。

  幸运的是,通过上市,中信控制了下滑的趋势。此后,“中信证券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比较好,业务稳定发展。”张佑君说。

  中信选择的方式是控制自营,同时在业务上寻找更多的创新。

  作为2004年获得创新资格的第一批券商之一,张佑君介绍说,2004年中信证券发行了4.5亿元私募的证券公司债券,近期发行了11亿元“中信避险共赢集合理财计划”产品。而与此同时,向人民银行申请发行的短期融资券业务也将在近期获得批准,这些都是成为创新试点所带来的好处。

  同样地,对于投行业务,中信证券首先想到的也是控制风险。张佑君表示,2005年3月31日公司成立了资本承诺委员会,为的是控制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的一些风险。

  王东明告诉本报:“现在中信证券在与证监会沟通,申请能够做国内公司赴海外上市承销的资格,事实上这几年中信证券积累了一些国内非常优秀的企业客户资源。”他还表示,“现在市场这么低迷,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都不太好做了,而股票承销业务又因为股权分置改革暂停,几个金融牌照在这个市场环境中都不赚钱。因此我们在开发新的盈利领域。”

  王东明称,目前中信证券的一笔短期融资券即将获批,同时也在向发改委申请成立产业基金。“中信证券未来希望做大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大平台。我们不想把自营当作利润的主要依靠,但是在未来,如果市场跌到很低的地步,我们也会考虑介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信证券新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