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厚朴
2005年6月24日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大会堂香港厅,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宣誓就职仪式在这里举行。
雄壮的国歌声中,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宣读了国务院令。随后,在总理温家宝的监誓
下,曾荫权用普通话宣誓:“本人曾荫权谨此宣誓…尽忠职守,遵守法律,廉洁奉公,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服务……”
这一刻,不知道曾荫权心里记起的是什么,是艰难的幼时生活,长达38年的公务员生涯,还是自己顺势而为的做事风格……
“藤条”下成人
成为公众人物之后的曾荫权总是服饰井然,举止得体,不知内情的人或许会以为他出身豪门。其实,和港府其他高官相比,曾荫权的家境实在是再贫寒不过,而他幼时所受的教育,也以“藤条”式为主。
曾荫权父亲叫曾云,是香港普通警察,薪水微薄,曾家五子一女和父母多年来一直住在荷里活道警察宿舍,生活窘迫,堪为香港当年下层生活典型写照。
由于父亲崇尚“不打不成人”的传统教育方式,身为长子的曾荫权经常会成为父亲责打的对象。在他的记忆里,隔几天挨一顿打在童年生活里是常有的事。“我记得小时候不懂事,错买了隔夜面包,父亲二话不说,抬手就打。还有一次他吩咐我买豆腐,结果我买了馊豆腐回来,又是挨打。”曾荫权后来这样对香港媒体回忆。
曾荫权所受的严格甚至苛刻的教育并不仅仅来自家庭。他曾就读香港华仁学院,那里的穆嘉田神父对学生要求也极其严格,常常因为学生的一点纰漏大发雷霆。有一次,曾荫权的英文作文有文法错误,他便在课堂上当众朗读,狠斥他文法错漏,并将作文簿丢在地上吐口水,以此来羞辱曾荫权。
种种严格的做法,反而让曾荫权印象深刻,养成了其日后严谨的作风,行文尤其如此。曾荫权曾两次在立法会上取笑民主党提出的施政报告建议不严谨。一次是“施政报告”打印成“施枚报告”,被曾荫权发言时当场指出。再一次在2004年立法会答辩中,曾荫权形容他们的施政报告建议混乱不堪,“可能导致我们经济破产”。其严谨作风可见一斑。
首位华人财政司司长
为维持家计,1964年在名校华仁书院预科毕业且已被港大建筑系录取的曾荫权辍学谋生。这一年,他20岁。
他找到的第一个工作是到后来推出“伟哥”的辉瑞药厂任推销员。一个中学毕业生满大街推销药品,日子的艰难不难想见,加之家人担心他整天陪人喝酒吃饭会学坏,曾荫权工作半年后投考了政府公务员。不中,再来。1967年,曾荫权终于成为了港府公务员。1971年,曾荫权再次参加内部招考,考上属决策阶层的政务主任职位并被调升至被喻为“天子门生”的政务官职系,正式步入仕途。
在香港,政务主任这个级别的公务员,没有大学学位的可谓绝无仅有,当时有人预言曾荫权走不了多远,但曾荫权后来的表现让这些人大跌眼镜。
他在1974年担任财政科财政助理,至1976年便已晋升至助理财政司。1981年,曾荫权获得香港政府保荐到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公共行政专业,年底,他获得了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从此“仕途的瓶颈”、心底的隐痛一扫而光。
返港之后曾荫权的仕途更加顺利。1982年,曾荫权出任沙田理民官,之后历任贸易署副署长、副常务司、行政署长、贸易署长、库务司司长等职,足迹遍布港府财政、贸易及行政各个职位。1995年,曾荫权正式升任财政司司长,成为150年来首任华人财政司司长。
在财政司任上,曾荫权有一次毕生难忘的经历,那就是1998年的港元保卫战。
1998年1月至5月,凭借在泰铢、韩元、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上的成功操作经验,国际炒家一次又一次冲击香港,每一次均盆满钵满而归。而与此同时,香港虽然保住了联系汇率制,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利率居高不下,股市楼市均下跌50%以上,经济元气大伤。
怎么办?曾荫权联手财经事务局局长许仕仁、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决定向炒家开战。一场1200亿港元的豪赌。
2001年,在即将告别“财爷”职位履新政务司司长的时候,曾荫权透露了当时的情形,“决定入市干预之后,我连续多个晚上失眠,就算睡着了也会做恶梦。有时半夜醒来坐在床边,想着想着就会流泪。”
公关高手
2005年3月,特首董建华将辞职、财政司司长将署理特首的传言满天飞。董建华和曾荫权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3月6日下午6点,围在港府总部大楼门外的记者拍到一组经典镜头:曾荫权身穿休闲唐装走向董建华的办公室,一只手插在裤兜里,一路吹着口哨,脚步轻快无比。
3月10日,董建华正式宣布辞职。3月12日,曾荫权正式署理特首。在当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曾荫权表示自己二月底就知道董将辞职,于是一位记者追问他吹口哨时的心情,是开心还是紧张。这个问题让曾荫权不快,但他的回答却精彩无比。第二天出版的香港报纸引用一个电台时事评论员的话说,“听到他的回答,我的手都拍烂了。”
曾荫权当时的回答是:“我可以很老实讲给你听,我每天都有比较轻松的时间,每天也都有担心的时间,忧愁的时间,感性的时间,忧伤的时间。有时你见到我会笑,有时会忧愁一点,我想这是人之常情吧。我不可能整天用同一个表情,是不是?但有一件事很清楚,董先生的离去,我讲过很多次,董先生宣布的星期四,我都表达过我的感情。”
这一插曲向人们展示了曾荫权高超的公关技巧。其实,在他三十多年的政务生涯中,娴熟的公关技巧曾让曾荫权受益匪浅,出任财政司司长期间尤其如是。
曾荫权1995年成为财政司长,2001年卸任,这6年内香港经历了从回归前的高峰到金融风暴后的萧条,由于市民心态一时难以适应,民间怨气层层,而他负责制订的六份财政预算案却总是高票通过。原因何在?有一个小小的技巧可以说明曾荫权炉火纯青的公关技巧。每次市民盼望减税,他总是事前放风抱怨政府财政困难要加税,最终却连续几次调高个人免税额,让市民喜出望外。
2004年在出席一个青少年活动时,曾荫权这样说,“有经验的选手从尖沙嘴游到中环,不会只看着中环,而是视乎水流,向湾仔或西环方向进发。如果不顺着水流方向前进,最终可能会被冲到不知什么地方,不能抵达终点。”
这一席话,或许正是曾荫权做事风格的真实写照:心中有清晰目标,但却顺应潮流而不急功近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