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米格
近些天,尽管京城的气温高达39度左右,但这并不能阻挡老百姓对经济适用房的极度“渴望”。面对“一号难求”的现状,他们几乎绷紧了每根神经,昼夜亲临现场排队,甚至不惜走门路、与“号贩子”纠缠,为的就是那一张小小的纸片。
而另一边却是经济适用房投放量的逐年缩减,以及开发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暗箱操作。
相关资料显示,像北京这样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仅为住房供应总量的十分之一,而且相关项目推进缓慢;从2004年我国商品住宅的投资结构看,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持续下降,由2003年的6.13%下降至4.61%,为1998年以来最低。
与此同时,承建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却在户型、放号、摇号等各环节都逐一做了手脚。
比如在户型上,开发商的信条就是“什么样的户型好卖就建什么样的房子”,使得很多经济适用房变了味,成了豪华大别墅。
需要澄清的是:经济适用房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种社会共公性质的保障产品,是政府对低收入群体提供社会保障的应有之意。
令人欣喜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将逐步增加中小户型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
要想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这不仅要靠开发商增强自我约束,更要靠政府对经济适用房重新进行定位,在建筑标准、销售对象等一些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出政府的作用,而不能完全让开发商自行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