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丽华 北京报道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昨日表示,股权分置改革改革第二批试点推出的数量很大,说明对第一批试点比较有信心,同时也说明管理层的决心比较大,但第二批试点中如果大盘蓝筹股的对价问题解决不好,可能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改革就会反复。
在昨日本报举办的研讨会上,华生说,管理层不希望把改革的时间拉得过长,是对的。但是,现在整个改革的基础还不稳固,如大盘稳定的问题,近期利息税只减少了一半,就是很大的失误。除了稳定大盘和推出配套措施以外,第二批试点中大盘蓝筹股的对价问题要解决好,否则改革就可能反复。
他说,考虑对价的时候与控股权无关,不能说我要保持控股权,因此对价就不能给了。对价与控股权无关,如果你觉得控股比例不够可以在市场上增值,如果每个人设几个前提,讨价还价就没法进行了。现在大盘蓝筹股对价的问题是下一步推行改革试点的关键。
对于非流通股比重特别大的企业,华生认为,支付对价要大大高于非流通比例比较低的企业,因为获得流通权对价方面是有底线的,就是流通股不能因此再进一步受到损失,但这个客观标准比较难。比如宝钢,如果给流通股来个10送3,最后流通股东能否不受到损失,还不一定。
华生建议,目前还没有连续讨价还价的机制,这应该在第二批试点或者在将来加以弥补的;对于股价的承诺,现在没有做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在减持的流通时间上的规定是一把双刃剑,这些要在以后的试点方案上改进。第二批试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相应的改革措施出来。这一点会在大盘蓝筹股上突出表现出来,如果对价支付不足,制度安排本身有利于方案通过的话,最后流通股东吃亏,这会动摇大家对改革的信心。
他说,股权分置改革改革实际上也是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或者一个重要的考验,因为毕竟非流通股的74%是国资的,这一块的态度决定整个改革的取向。首先在支付对价方面,要充分保证非流通股东的利益,而且民企已经做到这种地步,应该有所参照;另外,在批准的方式上,怎样有适合于讨价还价的机制正是给国资委提出的挑战。现在上市公司的经理人来主持改革方案,但实际上方案主要应该是董事长代表大股东来主持,现在很多表态的是上市公司本身的表态,跟产权没有到位,这方面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