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股权分置改革让各方面临极端考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 16:25 上海国资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16年来最棘手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对方方面面能力的极端考验,也是对各方利益的平衡功夫、协调功夫和谦让功夫的极端考验

  野山/文

  股权分置要不要解决?市场的回答尽管会噪声四起,但是,有一个声音是统一的:无论
现在解决不解决,最终都要解决。没有人认为,股权分置永远不应该解决。就像身上长了毒瘤,如果要割除,必然流血,经历痛苦;不割,将后患无穷,甚至危及生命。给谁,都不可能为了回避短暂的痛苦,而让生命听任毒瘤的吞噬。

  所以尚主席说:开弓没有回头箭。

  但是,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16年来最棘手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对方方面面能力的极端考验,也是对各方利益的平衡功夫、协调功夫和谦让功夫的极端考验。

  养瘤成患之弊

  解决全流通问题,是4年前提出来的。现在说起来,“4年前”,轻松而快捷;但是,对这4年的痛楚,在中国证券市场“浴血奋战”的投资者,包括服务于证券市场的各类机构,谁又没有切肤之痛呢?

  4年来,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从2200多点,下跌到1000点大关,剔除新股因素,跌幅已经远远超过6成,崩盘这个词,用在这样的大跌之后,不能说过分。

  “忍看朋辈成新鬼”,很多曾经在中国股市不可一世的民间机构在这场“大革命”中折戟沉沙,多少股市精英在红极一时之后,也陆续“香消玉殒”;前十年一直处于大资金“领导阶层”的券商,当时辉煌得无法形容,动辄就有券商头目问我:“野山,你知道我们今年赚多少钱吗????你尽管往多里猜????”现在呢,券商高层请我吃一顿饭,有时还免不了嘀咕:“想当初,出来玩儿,考虑的是如何花钱;看现在,请客吃饭,最担心的是费用太高????”全国那么多券商,翻翻老底,有几家家底还殷实?恐怕,全部抖落出来,亏损吓死人,问题吓死人。

  只有基金,因为都是投资人的血汗钱,亏了赚了不要紧,还在生存,还在发展,并且成了市场当然的主力。可惜,熊市是大家的熊市,基金经理们的心中无底,脸上无光,昔日大机构的那种潇洒劲儿,已经很难从基金经理们的表情中觅得。本来一部分基金高层还可以和民间机构(庄家)勾结,高位接货,牟取私利暴利,现在,民间机构做庄的都葬身熊海,尸骨无存了;这样的油水实质上是被全流通冲走了,基金的暴利也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股权分置,使中国股市的发展不能酣畅淋漓,被定义为畸形市场。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这么多年来形成的不公正、不平等,普通股民虽然深受其害,却感受不深;要开放,海外资金探进头来,吃惊了,不干了。这就是要规范。规范是必然的,但规范就会带来利益冲突;规范才能进步和发展,但规范却带来难免的阵痛。

  新的博弈进行时

  现在的方方面面,对于解决股权分置的态度,微妙而又复杂。作为政府,希望问题早日解决,股市轻装上阵。但是同时,政府代表国家的利益,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过程中,政府不希望国家的利益受到影响。比如国资委领导的多次讲话,就在对价的问题上,为上市公司非流通大股东的让利给定了心理上的限制。

  相反,作为流通股东,股市最大群体的投资者股民,他们的利益本来就已经被不公正对待,受损的程度触目惊心,在这样的改革中,一旦对价再不合理,等于是雪上加霜,疮口撒盐。流通股还可以凭借流通的便利,利用每年都发生一两次的牛市,赚取市场的利润,来弥补股权不对等造成损失的一部分,做得好,还可以获取厚利。如今,在市场受到全流通的冲击,暴跌4年,损失六七成的情况下,还要再割一刀,而且是最狠的一刀,不论从情感上,还是经济承受力上,都是难以接受的。

  作为证监会,面对股市暴跌,面对1000点的轻松击破,紧迫感不言而喻。但是,不断出利好,市场却从来不领情。前期到了关键的1300点,政府管理层纷纷出来为证券市场打气,依然是迎来更惨烈的下跌。为什么?很简单,利好不足以抵消利空,利好不实在,利空太实在。

  有分析认为,目前股市的下跌,从某种程度上,能产生股权分置解决的“杯酒释兵权”效应。就是说,目前股市极度衰败的局面,一方面令股价大面积的日益趋近净资产,而中小投资者在解套遥遥无期的情况下,被迫认识到只有承担一定的损失,促进股权分置问题早日解决;另一方面,市场以下跌宣告了非流通股的贬值,并迫使其为保值而让利。利害双方都愿意各让一步,证监会对改革方案的启动才能推进下去 。

  而另一个深层的令人心中淤塞的原因,也在业内悄然流传。有人透露,国家迟迟不肯救市甚至关键时候推出股权分置解决方案,根本原因是政府在跟外国赌人民币升值的资金进行博弈。

  据称,国外有至少1000亿的资金在国内赌人民币升值,除购买房地产外还购买了A股,妄图在人民币升值后大赚一把后撤退,从而让中国出现金融风暴。

  这就让我们想到,为什么政策的扶持没有办法让股市牛市起来,为什么出台的政策都是隔靴搔痒不实在,这是不是原因之一呢?

  其实,目前的股权改革的斗争,并非国有股和流通股矛盾那么单纯。我从2001年底以后,就开始使用“鬼子进村”、“做空中国”这类词,阐述中国股市可能遭遇外资力量的制衡。利益是对所有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的最具吸引力的东西。既然对外开放,强大无比的海外大鳄,就绝对不会放过做空中国。先是理念——比如投资理念的渗入,使中国股市现有的理念框架崩塌;然后是舆论,首先是在国内寻找最具有影响力的舆论代言人,唱空中国股市,往绝望里唱,往死亡里唱。

  这一切奏效之后,股指惨跌到1300点历史敏感地带,引发“国九条”的酝酿,股市开始反弹,到了1700多点,形成气候。在此情况下,国际大鳄坐不住了,全球一流的投资大师开始进军中国,将中国股市的未来描写得如花似景(这是必须的,因为你在人家的土地上不说一句好话就可能被赶走)之后,就一口否定了中国现实的股市,认为大家只有一条路,就是卖股票,断言股市将会较长时间的调整。

  然后,一些QFII资金就被怀疑利用在A股市场上吸纳筹码的优势,与国外作空机构合作,打压中国股市。

  这一系列的东西,如果说是偶然的,没有联系的,那小孩子都难以相信。

  黎明或许近在眼前

  但是,无论如何,除非中国股市真的被推倒了,股民永无出头之日,我想这不仅是中国股民不愿意经历的,也是中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就连外资大鳄,目的也不愿意关闭和消灭中国股市。

  因此,这个市场还是会存在和发展的。股权分置的解决,确实扫清了中国股市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是这种过程,太过痛苦而已。

  假设,通过讨价还价,现有的A股市场流通股都享有30%的含权,那么现在的4.5元的平均股价有望降到3元多,假如大多数公司采取缩股方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市盈率也将大幅度降低至10倍多一点。加之一些跌破净资产公司的大力回购,再加之中国作为全球的一只最具成长潜力的科技小盘绩优股,整个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就不言而喻。

  如此,中国股市自2200点之后,经过4-6年的阵痛,迎来的将会是轰轰烈烈的5年乃至10年的大牛市。问题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在的投资者,那时候还是不是市场中人,还是不是市场的主力军?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