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试点格局下政策困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09:54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本刊记者 林中

  投资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全流通试点推进的进程中,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加尖锐的博弈,政策的组合利好效果也在这种环境中打了不少折扣。

  有限兑现的表层利好

  近来的政策可以说是完全围绕着股权分置试点的这个核心,政策的指向性和迫切性非常明确,就是“保试点、保千点”,这是与“9.14”以来更加宽泛的“救市”政策所不同的。但这些利好所能涉及的范围和短期的效应却十分有限,有的已经提前消化,有的与利好传闻甚至还有很大的距离。

  仔细分析这些“组合利好”,诸如回购社会公众股、交易所权证业务等所谓制度性建设的利好,都是成熟市场必备的技术性手段,而这些原本是完善市场技术层面的手段,短期则是完全针对试点而来的配套措施。而央行拟向申万、华安两家券商提供再贷款,汇金公司拟注资银河证券等,都是为了解决券商的困难和壮大其实力。但这与市场传闻的央行向券商注资600亿元、千亿平准资金借此间接入市的传闻相去甚远。而且券商问题积重难返,央行贷款也只是解决流动性问题而并非直接入市资金。

  由此看来,扶助券商、红利税总额减半等举措,不过是试图为了试点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氛围而已。

  好的细节难改利空本质

  虽然近期利好政策的密集程度堪称罕见,但这些利好的权重程度却与“9·14”以来的重大政策难以相提并论。

  自“9·14”以来,管理层先后出台了保险资金入市、降低印花税、解决券商短期融资、允许券商集合理财等真正的实质性利好,而且这些重要利好还是在没有与全流通挂钩的背景下出台的。但即使是这样,市场也只是迎来了越来越弱的4次短暂的反弹。所以,近期数量大、密度急、但力度有限的利好出台,市场疲弱应对也在情理之中。

  最为重要的是,自5月9日三一重工(资讯 行情 论坛)等4家公司股权分置试点开始之后,市场真正进入了实质性的全流通预期下的所谓“后股权分置时代”。而自从试点开始,管理层作为“重大利好”出台的全流通却一直对市场起着利空效应。

  由于没有关于试点的原则、时间表等框架因素,由于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在对价上的巨大差异和第一批试点补偿与市场预期相差较远,同时由于新老划断和对今后全流通冲击的忧虑,市场对于全流通试点带来的制度转轨的预期偏于悲观,同时市场的估值也处于前所未有的极度混乱之中。

  分析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在全流通的核心问题没有彻底转向正面的时候,所有关于全流通试点配套的技术性措施都难成真正的利好,也无法改变核心问题的本质。像回购社会公众股、大股东可以买自己的流通股等举措,都只是为了缓解股价的过分低迷和下跌,并无提高流通股东对价谈判地位的作用。而即使像认沽权证这样能够避免流通股东损失的创新品种,也同样需要面对其确定执行价格时的非市场化因素。

  所以,关于全流通细节和技术上的措施推出得再多、再完美,也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作文章,最多只是治标不治本。更何况用这些市场化的因素,来改变当年非市场化形成的股权分置问题,更是勉为其难。

  更加复杂的博弈

  “9·14”以来的市场走势表明,尽管不断有政策出台试图拯救市场,但市场依然难以摆脱疲态,政策只是起到了短期刺激和延缓市场下跌的作用。正可谓“政策有心向上,市场无力回天”。尤其在政策开始触及股权分置这一核心问题时,本次管理层面临的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全流通试点引发的预期不稳定和估值体系的混乱,使得基金重仓的二线蓝筹的“核心股票池”彻底崩塌,管理层近年来所树立和依赖的最后一个堡垒也最终告破。在已经没有做多政策力量的尴尬情况下,市场只有期待平准基金入市改变这种局面。

  而“6·8”行情的放巨量暴涨,和近期中石化、申能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等超级大盘股的异动,使投资者看到了神秘资金的身影。但从本周成交量的快速萎缩和市场再度疲弱可以看出,似乎神秘的资金并无意推动股指的转折和大幅走高,其目的更多地是在配合试点的进程以稳定股指,伺机刺激一下大盘。而基金的股票似乎更加代表了市场自然运行的方向。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等二线蓝筹股票本周已经先于大盘回到了“6·8”行情的起点甚至更低,看来基金作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不但面临试点不确定的冲击,还需要考虑宏观经济、上市公司基本面等更多的因素。

  与此同时,第一批试点公司尘埃落定,三一重工和清华同方(资讯 行情 论坛)结局不同市场走势却并未形成巨大反差的表现,又引起市场新的歧义。而第二批试点公司的代表性、对价方案能否更加优惠、对价创新的手段能否更加有利于流通股东等,又成了市场新的不确定因素。

  毫无疑问,政策在股权分置试点过程的关键时刻还会出手,但今后政策能否在方向上给予明确的引导,远比在细节上着力对市场更加有效。而近期神秘巨资入水,尚无出水的迹象,其再度掀起新的冲击能有多大还未可知。至于权证具有的杠杆效应和“T+0”性质,能否引起市场相关的炒作和赚钱效应,也将成为影响市场今后走势的重要因素,这些都将加大博弈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今后无论针对试点的“功利性”政策如何演变,来自经济层面和基本面的变化却是各方博弈所无法左右的。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