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又到冷热难分的“临界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08:21 中国证券报

  记者孙宏

  国家统计局周一消息,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与4月份相比,CPI下降0.2%,前5个月累计,CPI同比上涨2.4%。

  央行在周一公布的2004年年报中也调低了对2005年CPI上涨幅度的预期――预计全年C
PI上涨幅度在3%-3.5%之间,而在此前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对全年CPI的预计增幅还保持在4%。

  这些消息面都在指向这样的预期:通胀的身影渐渐远去,加息的压力大为减轻。

  但很多时候事物两极的转换往往就在丝毫之间须臾之隙。对于通缩的担心也渐渐地在市场中形成了新的预期。其担心的两个重要参考指标是,信贷增速的下滑与PPI对CPI的挤压。

  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公布的月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8.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幅比上月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78亿元,同比少增54亿元。

  必须看到,这已经是连续几个月以来的信贷增速下降。从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中的国民经济预警指标信号图上可以看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预警指数从2004年7月份开始至2005年4月份,一直处于偏冷的浅蓝灯状态,其中还有一个月处于冷的蓝灯状态。

  商业银行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慎贷倾向,这是在商业银行风险意识的增强以及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约束和四大行开始股改的背景下产生的,无可厚非。但从我国的历史数据来看,货币信贷增长对经济的滞后影响一般在半年左右,而我国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引擎是投资,而主要以间接融资方式展开的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不言而喻。因此,从去年7月份开始持续处于低位的货币信贷增速对后期经济有何影响,值得高度关注。还必须看到,由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当年利润,往往是一二季度多放贷,到三四季度则是少贷或者基本上不贷,今年上半年以来的信贷投放情况的确不能让人放松警惕。

  另外一种担心是PPI对CPI的挤压,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9%,今年前5个月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7%。

  一方面是PPI的继续大幅攀升,另一方面是CPI的稳步缓行,这种状况也令人揪心。一般而言,PPI是CPI的领先指标,而现在这两个指标的步调显然不一致。这表明,价格链条的中上游价格很难传导到下游的消费者,企业增加的那部分成本基本上只能被他们自己消化掉了。这使得行业间的利润分布极为不均衡,利润大部分集中于上游能源原材料部门,而中下游公司的利润则因为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得不忍痛割爱了。许多领域的生产过剩与众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的现象将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

  虽然对于生产过剩和经济进入下行阶段的担心挥之不去,但经济运行之中还有几个值得考虑的变量。一是外汇占款的“尾大不掉”。从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可以看到,央行的外汇占款从去年4月份的38640亿元增长到2005年4月份的58677亿元。可以说,正是海外资金的流入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额外的资金来源。这种不通过银行信贷发放体系的融资方式的出现及发展,为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投放提供了一种替代。这也可以解释近来银行信贷增长速度与投资增长及工业生产速度大相径庭的现象。但必须看到,虽然这种替代作用能够使货币信贷放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所减弱,但间接融资的主体地位在短期内还是无法改变的。

  再者就是出口的高速增长。今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2764亿美元,同比增长33.2%;进口2463.8亿美元,增长13.7%,这无疑为GDP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要看到,在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进口增速趋稳。随着国际间经济摩擦的不断加剧,出口高速增长的空间还有多大也值得怀疑。

  境外资本的大量流入,给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出口的高速增长对于中国的外贸发展战略无疑也是巨大挑战,这都需要决策部门的高度智慧,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