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五条力挺投资时代 救市终归是一时之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 09:4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武为峰 莫菲 上海报道 一夜春风来。 就在本报关于央行再贷款扶植券商和“千点共识”等报道见报的当天,6月8日,沪深两市在中信证券等券商股的带领下,突发井喷行情,当日上证指数涨幅超过8%,两市涨停个
当日新开A股账户6709户,刷新了自今年3月以来的记录。 久旱逢甘雨,是日全国的投资者们奔走相告,弹冠相庆。不过在一片喜气背后,也有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自己的隐忧。 香港中文大学公司治理中心副主任范博宏认为,政府给券商再贷款与证监会接连发布的基金公司可以用固有资金进行基金投资的通知,“只是短期内的托市政策,是治标行为。” 他认为,治标之后如何治本,才是关乎中国证券市场根本振兴的关键所在。 而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股市过去的十多年都主要是发展融资功能,实质上是一个不健康的市场。下一步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的投资功能,以优良的上市公司吸引全球范围内的资金和资源,才是振兴中国股市的根本之道。” 据悉,6月14日,中国证监会将邀请国务院相关部委、专家学者等赶赴北京,参加“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座谈会,并就证监会落实“国九条”、根据政府高层的有关指示而制定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广泛发表见解。 这份应时而生、引导证券市场迈向“投资时代”的治本方案,将在不久后正式发布。 券商再贷款到位? 似有一线牵。 6月2日,央行与证监会调研组兵分两路,进驻上海申银万国和安徽华安证券,开始对两家券商给予再贷款展开前期的审计调研。 3日,尚福林出席上海的上市公司工作会议。 7日,调研组返回北京,同日晚,部分创新券商接到证监会关于递交申报再贷款材料的通知。 8日,股市全盘爆涨。 “传言太多了,但外界说的已经有券商拿到再贷款,资金已流入股市的说法并不严谨。”贴近调研组的人士介绍。 据介绍,券商申请再贷款的基本流程,首先由证监会向人行推荐;其次,被推荐的券商上报再贷款金额与方案;第三,央行与证监会组成的调查组对券商进行实地调研与审计;最后,确定具体的再贷款数字与方案报国务院审批,经批准后才可以拿到钱。 “这个过程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该人士告诉记者:“此外,证券公司获得低息再贷款,是要提供相应价值的抵押物,或者有担保人,并签定再贷款合同,如到期不还本金,人行可以处置抵押物,或者由连带责任担保人偿还。” 事实上,申银万国与华安证券是按照正常程序走,即在证监会向人行推荐之后,递交再贷款流动性支持的报告,人行才派调研组来检查。目前,调研组已把关于申银万国和华安证券再贷款的审计报告上报到央行,并将在近期上报更高层。 “而关于给予创新券商再贷款才刚刚开始,证监会确实有这样的提议,但究竟怎么给、给多少等细节,6月10日,有关部门要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接近调研组人士澄清。 6月7日晚,北京等地的部分创新券商接到了证监会推荐的电话通知,并立即上报了申请再贷款的书面报告。 这家已接到通知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仅仅是申报方案,我们还在等证监会的进一步通知。对涉及的金额要等待央行调查组审计后才能确认。” “这只是第一批,根据市场的反应,最多可能对50家左右的券商提供低息再贷款。如果50家再贷款全部到位的话,整个资金大约在1000亿左右。不过,这要看市场情况来逐步推进。”上述接近调研组人士透露,如果不出意外,6月将会有第一批的答案。 同时他透露,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已于5月底由人行、证监会递交国务院,获得批准的可能性很大。 据记者多方调查核实,平准基金的提法在各部门内部仍有分歧,目前尚无定论。 此前,“平准基金”是用来干涉汇率波动的,例如香港当年阻击索罗斯的对冲基金。“中国要设立平准基金,是干预汇率还是证券市场,是用外汇储备还是其他资金来源,目前还没有定论。”该人士说。 “治本”会议 救市终归是一时之策。 不少券商研究人士对此表示谨慎乐观。“如果仅仅以这些政策推动市场,这一波行情不会太持久。因为这是证券市场的治标行为。” 央行的一位专家更是直言不讳,现在的情况变成了大的机构和利益集团与政府博弈,这种政策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深层次的问题是制度安排。没有好的上市公司质量,政策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在他们看来,治标不治本无疑是政策救市的缺陷。 正如不少QFII们的疑惑:“国内只是为了解决股权分置而改革吗?股权分置改革做完之后,上市公司质量会不会得到明显提升?有没有相关配套措施出来?” 在一片质疑与呼声中,这个问题早被证监会等部门认识。据悉,国务院高层也为此批示,要证监会尽快落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措施。 记者得到确切的消息称,证监会上市监管部将在6月14日邀请有关学者、专家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开展小型研讨会议。在解决股市低迷的同时,从本质上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6月8日,一份《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在国务院相关部委、咨询机构以及部分专家手中传阅。 这份征求意见稿将在6月14日会议上征求专家们的意见。 经记者多方了解,《征求意见稿》被清晰的拼凑起来。虽然这只是一份框架性的文本,但是却透露出要解决证券市场本质问题的决心。 《征求意见稿》在五个方面对上市公司提出了要求。 首先,证监会将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督促上市公司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权责分明、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建立高管人员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等股权激励制度。 其次,消息人士透露,证监会拟制定《上市公司监管条例》、《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为准则》,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市场禁入制度。各地区政府分别建立“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专题工作小组”。与此同时,遏制虚假信息披露,加大对失信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诚信水平。 再次,解决遗留问题。如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违规担保、非正常关联交易等问题,一方面要求解决遗留问题,另一方面证监会要严控上述情况的再次出现。 第四,支持优质大型企业与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最后,是外部环境的建设。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维护上市公司法人财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积极推进集团诉讼、股东代位诉讼等诉讼制度建设,加强对投资人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 有了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上市公司的行政干预,杜绝向上市公司摊派。 在解决了上述问题之后,为了能让上市公司更好发展,证监会拟适时推出认股权证、定向发行等新的融资品种;制定资产证券化、股票期权等创新品种的税收和会计政策,促进金融品种创新。 关键所在 香港中文大学公司治理中心主任黄德尊教授认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关键在于三点:首先,要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公司要融入面对市场的全球化竞争中;其次,政府要花很大的力气推进法律环境的改善,要照顾投资者的利益;再次,政府和大家族(利益集团)的关系一定要断开。 “我认为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是要在上市公司与国有大股东或政府之间设立防火墙,严格限制政府或国有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行政干预。”范博宏认同《征求意见稿》中“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自主经营的市场环境,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上市公司的行政干预,杜绝向上市公司摊派”的条款。 “这是根本的根本,必须先有好的政府治理结构,才会有好的上市公司治理,这是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前提环境,也是为什么有关部门出了那么多关于上市公司政策,却没有见到明显成效的原因。”此时,范博宏正在与其他一些学者一起做国内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系列课题。 一个有趣的案例是,黄德尊和范博宏等领导的课题组选取了600多家、占2/3左右的国内A股上市公司做分析。结果发现,6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公司的CEO以前或现在是政府官员的,该公司的股票市值在近三年中消失了50%,而另一些没有政府背景的CEO所在上市公司的市值基本下跌了20%。 青岛安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群认为市场转折有三个先决条件,即“三个转变”。首先,从“假市场”到“真市场”的转变,完善证券市场法制建设,真正实现依法治市,提高“造假”成本;其次,从“恶市场”到“善市场”的转变,具体指的是股权分置问题的妥善解决,使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统一起来,真正达到一致。最后,才是从“丑市场”到“美市场”的转变,提高深沪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胡汝银一直致力于上市公司治理评级工作。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阶段,上市公司治理的质量不是很令人满意。这主要体现在财务造假、掏空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等问题上。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将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公司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建立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将引导上市公司去改善公司治理机制。” 目前,上交所研究中心正在联合有关部门,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他实际控制人的行为,综合运用现金清偿、以股抵债、以资抵债等方式下大力气清理和遏制控股股东和其他关联方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行为和上市公司违规担保。 胡汝银还指出对目前存在的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些问题还应该从根本上采取一些硬的措施。要解决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最基本的是要落实相关违规者的法律责任使违规者受到一定的民事、刑事和行政处罚使违规者有比较高的违规成本,使私人的违规成本超过私人违规收益。 美国沃特财务集团上海代表处运营总监李玉颖表示,在市场的理念方面,国内市场投资者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她指出,在美国投资者是否愿意投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公司的管理团队好的公司团队在与投资者心目中是一个有分量的筹码。另外,家族式企业或内部人控制的企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会避而远之,除非这个企业愿意改变这种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