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系宿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 16:32 《资本市场》 | ||||||||
作者:成开 5月10日,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000921.SZ,0921.HK)公告称,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据了解,科龙电器受调查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股东格林柯尔可能挪用上市公司资金以收
如今的顾雏军,被称为中国的“并购皇帝”似乎都不为过。在不到三年时间内连下中国制冷行业六大城池之后,随后将手伸向客车及轴承制造业。加上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格林柯尔科技(8056.HK),“格林柯尔系”旗下已拥有1家香港上市公司和4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 然而,随着顾雏军连番攻城掠地,顾氏“收购企业的钱从哪里来?”的疑云也越聚越浓。遗憾的是,这个被媒体反复追问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或者说顾雏军始终也不愿意给人们这样一个答案。 对于钱从何来?顾雏军向来就是那句话:“钱不是问题”,偶尔也会说一句“我的钱有国际背景”,至于凭什么说不是问题,有何国际背景?顾氏懒得做进一步的解释。不过,顾氏为了打消人们对他收购资金来源的疑虑,特别强调他不会动用上市公司的钱,也不会用银行的钱。 这一强调反而更增加了人们的疑虑:那么,这笔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还记得2001年12月的“格林柯尔事件”。当时,国内几家财经媒体几乎同时刊出对格林柯尔科技(8056.HK)的分析型或调查型报道,对格林柯尔在关键技术和资本运作等方面提出质疑,甚至直指格林柯尔是骗子公司。此举直接导致格林柯尔惨遭基金洗仓,其市值缩水10亿元,弄得灰头土脸的老顾穿梭于京、港、穗之间,向新闻界、基金经理们不停地解释此事。此后由于格林柯尔将科龙电器拉出了亏损的泥潭,其信任危机暂时得到缓解。 然而,在2004年8月,郎咸平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的演讲在中国金融界引起巨大轰动,并由此引发了国企产权改革的大讨论。之后虽然“朗顾之争”日渐平息,但格林柯尔和顾雏军面对的“麻烦”却有增无减。 最让格林柯尔和顾雏军难堪的莫过于科龙电器2004年年报的亏损。财务数据显示,科龙电器1至9月实现净利润20679.92万元。如今,科龙电器3个月里非但抹去了去年前三季度实现的2亿元净利润,还留下了6000多万元的净亏损,它的数据假门面实在撑不住了! 那么,缘何科龙电器的业绩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呢? 这一点从公司公开财务报表便有迹可循:公司2004年应收帐款11.78亿元虽然相对于主营收入84.4亿来说是正常的,但为什么一直持有巨额现金迟迟不归还银行贷款呢?2002年是14亿现金,2003年是21亿现金,2004年是23亿现金,甚至2005年一季度还拿着24.8亿现金不放,这些现金这些年多付给银行多少利息?股东的损失大家可以算算。 为什么不还巨款?我们有理由大胆推测:那11.78亿应收帐款和2亿的其他应收帐款实质上没有参加主营业务的周转,被人挪用了,真正参加周转的就是这些始终握着不放的现金!被挪用的款子以似乎合理的应收帐款数额报出,不会被常人抓辫子,也不易被监管者察觉。 另外,作为家电企业,公司的存货周转率过低,近两年不到3,而青岛海尔(资讯 行情 论坛)(600690)高达18以上,公司的经营管理质量与它上市时的最佳宣传相差甚远,看来,公司目前还存在不良资产要逐年摊销。 由此可见,科龙电器前两年虽说业绩扭亏为盈并持续增长,但这并非公司真实情况的体现,而是通过帐务魔术粉饰后的结果。种种迹象显示,此次科龙电器是在迫于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不得已公布了公司业绩真实的一面。而在人为操纵业绩的过程中,更深藏着格林柯尔挪用科龙电器资金的轨迹。 如今,在科龙电器被打回原形之后,相信一切也都会水落石出。 也许德勤对年报的审计着实再次让科龙感到失望。既失望于德勤出具了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又失望于因此而滋生的各种难以预测的事端。或许是为了挽回面子上的容光,科龙表示将保留所有相关的法律权利。更值得让人们仔细体味的是,科龙总裁刘从梦甚至对外声称,“科龙亏损是因为德勤审计太严。”真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 而在科龙扭亏的神话破灭之后,“格林柯尔系”的崩溃也就为时不远。 现在,面对巨额负债,到底谁能够挽救科龙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