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证券姚小军
周一大盘在击破1000点的整数关之后,绝地反攻,最终上证综合指数以2.05%的上涨幅度创出4月29日调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然而随着周二上市公司有望回购公众股等利好消息的公布,大盘在放量冲高到1055点之后,单边回调,到收盘时反而以下跌态势报收。从盘面来看,以中集集团为首的基金重仓股表现成为影响最近两个交易日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
那么基金重仓股的后市走势将如何演变?要判断基金重仓股后期的走势,就必须理清促使基金重仓股此次上涨的因素,以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
技术上有反弹的要求
4月29日以来,基金重仓股连续大幅度下挫,且下跌的范围不断扩大。以中集集团为首的一些前期表现强劲的基金重仓股在短短的二十个交易日内,跌幅都超过了30%,就技术面而言,有强烈的反弹要求。由于基金重仓股在周一普遍出现了大幅上涨后,从而使得短线技术指标得到修正,但目前基金重仓股的中线技术指标仍然处于超卖区域。因此技术面而言,当前基金重仓股的下行压力并不大。
前期下跌有非理性因素
与非基金重仓股相比,基金重仓股在基本面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正是由于估值上的优势,使得基金重仓股的股价在两极分化的市场中处于领先的位置。然而在自4月29日以来的下跌中,基金重仓股的整体跌幅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虽然基金重仓股的调整有持股集中度过高等风险释放的要求,但在弱市中,市场总是倾向于对不利因素进行过度反应,从而使得部分基金重仓股在前期出现了一定的非理性下跌。就一个有效的市场而言,业绩的两极分化必然会造成股价的两极分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股票收益的分化与平均化,实际上是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的关系。可以预期,一旦包括资金压力在内的市场环境发生改善,相关基金重仓股的非理性下跌必然会被修正。
政策面利好刺激股价上涨
千点的整数关对证券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管理层宣称不以调控指数为目的,但在当前极弱的市场格局中,由于市场自身修复能力较差,将会影响到证券市场的改革进程,甚至对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对政策性利好有着较强的预期。
周二公布的上市公司回购公众股的消息,对市场的预期做了明确的回应,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该消息对基金重仓股的正面影响相对有限。因为从整体而言,市场对基金重仓股的认同度较高,因此相关股票的股价也明显高于每股净资产。以6月3日的收盘价为计算依据,基金重仓股的市净率平均为2.47,因此实施回购的动力并不足。
从上述分析来看,由于大盘跌至1000点的整数关附近,市场开始出现了观望情绪,基金重仓股持续杀跌的动力不足。但由于包括股权分置改革在内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基金重仓股也缺少大幅上涨的动力。我们判断在没有进一步政策性利好出台之前,基金重仓股在当前位置横盘整理的概率较大。
我们认为,后期基金重仓股的重新走强有赖于两方面因素的支撑:
首先,明确大盘蓝筹股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并因为可能的补偿使得市盈率水平降低,从而提升估值优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改革试点的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判断。特别是在第一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民营企业推出了相对丰厚的补偿措施,而国有企业股东因为减持动力不足,使得补偿方案缺少竞争优势。由于基金重仓股大部分是大盘蓝筹股,国有股比例普遍较大,第一批方案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资金选择从基金重仓股中撤离。因此,管理层有必要推出大盘蓝筹股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并给市场明确的预期,从而改变基金重仓股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不利位置。
其次,缓解市场的资金压力。从基金重仓股在五月份的下跌格局来看,基金遭遇了比较明显的资金压力。2004年一些券商重仓股的跳水和部分券商资金链的断裂不无关系,而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对其投资同样有助涨助跌的功能。在下跌市场中,持有人的赎回要求会迫使基金管理人进行减持,而减持所带来的股价压力,会使得基金净值下降,而净值缩水的预期又会反过来增加基金持有人的赎回要求。因此在加快基金群体超常规发展的同时,管理层还需要大力推进其他类型资金的供给,这也有利于改变资金供给基金一“基”独大的局面,增强市场资金供给的稳定性。此外,目前市场的信心严重不足,对利好消息漠视,对利空消息过分放大,使得场外资金不敢轻易入场。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如果管理层能够在推动主动性资金入市方面有所作为,也将有利于市场尽快实现稳定。
由于业绩变化的预期,我们判断,即使基金重仓股后期重新走强,但基金重仓股内部出现分化的格局将难以避免。政府创建和谐社会和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新思维,使得经济增长继续超9%以上的难度很大,而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一些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预期不容乐观。事实上,诸如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已经出现明显的下降。此外,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存在,也影响到了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因此,对于那些确实因为业绩下滑预期而下跌的股票,即使在短期内可能出现反弹,但就中长期而言,还将继续走弱。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业绩稳定增长,主要因为基金资金面压力而大幅度下跌的股票,对于包括保险资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而言,却是个介入的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