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谁赢得中国谁就将领导世界投行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 17:56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杨利宏

  年初以来陷入“内讧”泥潭的摩根士丹利,近期却不断地迎来好消息:不仅在投行业务收入的年度排名上,以“27亿美元VS 25亿美元”的微弱优势首次超越老对手高盛,而且在最新公布的第一季度财务报表,也创纪录地实现了20%的增长,首次执华尔街之牛耳。相比大摩的高歌猛进,高盛最近在业务收入排名上略显颓势,但凭借其10年来在华尔街苦心经营
打造的良好口碑和品牌效应,其领导地位一时也难以撼动。

  “中国开放的模式比日本那种封闭的模式更有希望。”不久前的财富论坛上,摩根士丹利董事长、总裁兼CEO裴熙亮的这句话,多少代表了中国在国际投行业务战略版图上的位置。

  数量庞大的国企IPO,万亿规模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即将全面开放的中国证券经纪业务,这三大潜力巨大的业务板块足以使得中国成为大摩和高盛的“中国特区”。

  “中国特区”提速

  5月末,两大投行几乎同时宣布了一项针对亚洲业务的高层人事任命。

  “为了反映摩根士丹利在泛亚洲的业务实力该地区对公司全球运作的日益重要性及其在摩根士丹利财务表现上的越来越大的贡献。”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文礼信获邀进入公司管理委员会,成为负责统筹公司的全球业务高管之一,这是摩根士丹利有史以来首次委任亚洲高层人员进入公司的管理委员会,中国高速(资讯 行情 论坛)增长的投行业务成为其升迁的最有力支撑。

  仅仅几天之后,高盛的亚洲区人事变迁更进一步,宣布任命驻北京的资深银行家魏可量担任亚洲投行业务联席负责人,成为第一家将亚洲投行业务负责人安排在中国的全球金融集团。而此前,包括大摩、高盛、瑞银、德意志银行等在内的国际投行,一般是用常驻香港的高级管理层“遥控”中国的投行业务,中国内地并没有常设的管理职位,有分析认为高盛此举意味着“亚太区总部将向北京转移”。

  这两大对手在亚太区的最新人事变迁,凸现了将在中国地区展开全面“巅峰对决”的战略意图。

  正如裴熙亮所言,作为一家环球金融公司摩根士丹利承诺将“继续把资源投入该地区,摩根士丹利的目标就是抓紧亚洲发展的最大机遇确保公司为客户提供最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并实现进一步的增长。”根据其公布的资料亚洲对于公司整体的盈利贡献率,自2001年起已翻了一番达到10%。而高盛的意图更是明确,随着中国天然资源公司的海外扩张,曾经任职德士古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专长能源领域的魏可量被派进驻北京,同时负责开拓中国合资投行高盛高华的业务,其主要的职能就是“抢夺”中国资源型行业海外IPO的大单子,为高盛在中国能源产业的投行业务赢得大宗业务。“目前能带来多少利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抢先进入这个市场,抢占领导地位。”

  尽管国际战略和业务类型略有差异,但在“中国特区”,两大老对手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高调进入、率先抢夺领导地位。

  中国业务的“路径依赖”

  其实,在华尔街难分伯仲的这两家国际顶极投行,在其国际战略选择上却有不同的“路径依赖”:一个是以IPO业务一股独大、正在艰难地打造一个金融混业帝国,另一个却低调行事、多元经营。这种特点理所当然地带入了“中国特区”。

  对于以大宗IPO股票承销著称的大摩来说,最不愿提及的恐怕就是三年前的中国电信(资讯 行情 论坛)0728HK香港上市。当年11月15日,在招股规模削减55%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在港上市首日即跌破招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当日的股价也下跌5.37%,而且,这还是联合美林和中金联合承销的成果。

  大摩在中国业务遭遇“滑铁卢”,其实是裴熙亮接任CEO以来打造金融混业帝国在全球受挫的一个缩影。1997年,摩根士丹利和添惠合并,裴熙亮预期将产生“协同效应”,“摩根士丹利的承销和投资银行业务能因添惠大量的经纪人和信用卡业务开拓新市场,而添惠一方的种种业务将因摩根士丹利提升专业水准和口碑,同时,更丰富的产品线还将带来更多创新。”但自从高科技股泡沫在2001年破灭之后,摩根士丹利的股票价格已经从2001年的89美元跌落到不到56美元,和竞争对手相比表现极差。

  而同期的高盛中国却迎来了一个收获期。在现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全职教授、高盛前总裁兼CEO约翰·桑顿带领下,高盛中国不仅在大型国企的海外IPO,而且在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基金项目方面取得了全面领先地位,并成为第一个拿到证券经纪业务的国外投行。2001年初就出任高盛亚洲投资银行业务主管的凯瑞,一再公开表示将“更多地关注国企海外IPO之外的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现在播种,在2005年及稍后的日子里,我们就会收获。”当时,高盛一举拿下了“神州数码(资讯 行情 论坛)”、“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资讯 行情 论坛)”及“白马广告”等IPO项目,同时在为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商“SOHO中国”和“世茂集团”筹备香港上市。在国企海外上市业务低迷的阶段,高盛的“策略性业务转移”为其赢得了更广泛的中国市场。

  裴熙亮固执的金融混业梦想也给大摩近日的“内讧”埋下了伏笔。今年初,遭到裴熙亮解职的原大摩高管组成“八人团体”,以“领导无方”、导致该公司股价落后华尔街其他券商为由,要求董事会撤换掉裴熙亮。幸好,大摩的高管内讧并没有给业务带来太大的影响,裴熙亮也可以在北京的财富论坛上再次“显示亚洲的实力”,通过给亚太的人事政策倾斜重新高调进军“中国特区”。

  而高盛的掌门人显然深谙在中国的为商之道。前任CEO桑顿、现任董事长鲍尔森都一直给予中国市场充分的重视,与中国商界和政府保持了良好沟通和密切关系,并经常给中国的政府出谋划策。“中国政府必须要解决结构性问题,跨国公司希望有一个市场上的机制,让人们发展这种机构性的市场,而不仅仅是让国内的证券公司进行盲目的、无序的竞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鲍尔森说。

  争食中国金融业改革大餐

  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之前的改革必将孕育无限的机会,这也是大摩和高盛之所以都把中国视为“特区”的主要原因。其中,中国数以万亿计的不良资产处置就成为最近几年来最丰盛的一道“大餐”。

  按照国际银行业的五级分类标准,中国的四大银行有接近2万亿元的不良贷款。1999年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从四大银行剥离了14000亿元不良资产,实行了债转股的有4596亿元,累计处置的有6750亿元,尚有3000多亿元左右的不良资产需要处置。大摩和雷曼兄弟等投行就是最早的涉足者之一。早在上世纪末期,大摩就紧紧盯上了中国金融业的这道盛宴。据统计,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处置的约6750亿元不良资产中,外资银行就占了相当的比例,他们通常以6%~8%的超低价收购不良资产,然后再高价转包给其他的国内公司,转手的利润达到100%以上。

  而高盛却在中国市场上复制他们“多元出击”的国际战略。2004年12月2日,高盛集团宣布已取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公司名为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四家合资投行,但在规模和地位上高盛高华都是国际投行进入国内证券市场的领导者。同时,高盛宣布未来3到5年在中国内地市场投入30亿美元,用于收购优质中小企业和参与大型国企重组。“高盛在中国的投资策略与在美国一样,每笔投资规模均在1000万~1500万美元之间。其预期另外收购5到10家小型中国企业,每家资本规模在5000万美元左右。同时,该集团将对资产规模在0.5亿到2亿美元之间的中国国企的改组给予很大关注。”平安保险(资讯 行情 论坛)、中国网通、中芯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分众传媒、海王星辰等20多个项目,高盛在产业和资本市场间的“多元出击”成为国际投行中国市场攻略的一个另类。

  鲍尔森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初期。日本的股票市场是3.6万亿美元规模,香港是600亿美元规模,中国的股票市场仅仅是400亿美元的规模,中国1400家上市公司的90%都是国有公司。”“谁赢得了中国,谁就赢得了世界市场。”大摩和高盛,作为国际投行界的两个老对手,谁才是未来国际投行的领导者?无疑将决定于两者在“中国特区”展开的这场巅峰对决。

  侧记

  别忽视大摩和高盛也是经济动物

  做产业研究“数一数二”、入股、包装、实现海外IPO,最后成功套现退出,这是业界公认的大摩和高盛们的运作套路。但在“中国特区”,大摩和高盛也各自发展出一套适应“特区”特色的业务运作模式。

  国际投行早就觊觎中国数以万亿计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大餐。对于积重难返的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这笔资产是个不小的包袱,甚至一直托累改制上市的步伐。但对于大摩来说,却是国际业务上不可多得的天赐商机,由此积极地参与和争取与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合作。通过以不到10%资产总值的超低价收购不良资产,然后经过精心的“咨询”和包装,选择合适的时机高价转手,通常接手的是准备通过并购手段迅速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同行。这一转手,期间的差价可以超过100%,大摩热衷此类业务的动机就在于此。曾经是中国电池民族产业的南孚电池,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法,被大摩入股、包装、运作之后,高价卖给了一直打算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同行吉列,而最近又一直在盛传蒙牛的大股东大摩,正在通过增持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来实现产业整合。

  同样,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高盛和大摩在中国也常常“言行不一致”。最早唱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是国际投行的一批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需求是“向未来借的需求”,明显存在房地产投机过度的迹象,甚至“目前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正面临房地产泡沫危机,而在所有房地产泡沫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第一。”但这些投行的房地产基金却“逆市而动”,大量热钱流入上海等地的房地产市场,这被市场斥责为“阳谋”。就在中国中央政府紧锣密鼓挤压房地产市场泡沫的1个月前,高盛首次动用1.067亿美元收购了上海外摊附近一幢写字楼,这一价格也创造了上海写字楼海外基金收购史上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说到底,大摩和高盛也都是经济动物。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