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明示45家保荐机构:IPO及再融资暂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 10:4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刘欣然 北京报道 6月3日下午2点,45家券商的投行老总齐聚北京,参加由证监会召集的保荐机构会议。会议有证监会主席助理姚刚,市场部主任、解决股权分置办公室主任谢庚,以及机构部主任吴清出席。会议主要由谢庚发言,姚刚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
会议旨在要求券商正确认识解决股权分置的意义,力促券商积极参与到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中来。 姚刚在会上表示,市场最终肯定会形成解决了股权分置和没有解决股权分置两大板块,形成之后市场资源和政府资源将会向前一板块倾斜,保荐机构应该责无旁贷地积极参与到解决股权分置工作中来,尽快形成解决股权分置板块。 另外,在本次会议上,证监会明确表示,目前包括IPO和再融资在内的融资行为暂停。此前一直认为证监会有关暂停融资的举措会是“只做不说”。 “不是全流通,也不是国有股减持” 谢庚强调,解决股权分置不是全流通,也不是国有股减持。解决股权分置并不一定会是全流通,全流通只是结果之一。 解决股权分置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以获得流通权,它也不能等同于国有股减持。 谢庚透露,国资委随后很可能会出台政策,对国有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最低持股比例做出规定,以维持国有资本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 谢庚在发言中表示,股权分置改革将改变市场功能,为资本市场重新确定新的定价环境,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因此对资本市场来说意义重大。 在此次股权分置改革中,券商显得并不积极。其根本原因在于许多国企对此并无兴趣。国有企业大多着眼于长期经营,对是否拥有流通权并不重视,获得流通权之后还要受到流通股股东的约束,因此不愿意拿出资产作为对价支付给流通股股东。一位国企老总曾表示,“公司现在的股价已经在净资产以下了,为什么还要拿出资产补偿流通股股东?” 对此证监会的态度是,国有企业解决股权分置之后,其考核机制将发生变化,企业的价值将通过股价体现出来,上市公司变得关心股价,将对整个资本市场是件好事。 券商就此在会上有所反应,希望除证监会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能够拿出更有利的措施来促进股权分置改革。 IPO和再融资暂停 在此次会议上证监会明确表示,IPO和再融资暂停。此前证监会内部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股权分置是资本市场上有待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但是不断进行的IPO和再融资在存量非流通股基础上继续增加增量非流通股,二者是矛盾的。 关于市场一直关注的“新老划断”问题,这次会上没有涉及。 6月3日大盘两次轻击1000点,券商整体对目前的市场环境比较悲观,“建立起新的定价环境”,意味着大盘将继续下行。有投行老总提出,市场环境如此糟糕,参与的投资者越来越少,还有没有解决股权分置的市场基础? 对此证监会领导再次重申“开弓没有回头箭”,市场环境将不会成为阻碍股权分置的理由。他说:建立新的市场基础越快越好。 券商在会上还强烈呼吁政府以强硬措施定出解决股权分置的时间表。股权分置改革以“统一原则、分散决策”的方针进行,没有时间表意味着没有明确预期,这一点是市场所不能接受的。券商认为,时间跨度大,将增加参与各方面,包括政府在内的成本。 姚刚表示,政府对解决股权分置还将有后续保障措施出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