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回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08:19 中国证券报

  记者张德斌

  一部“禁鲜令”,让我国乳品行业的一池春水不再平静。支持与反对“禁鲜令”的两派之间激烈的唇枪舌战持续了一年之久。回味这场论战,可以在若干方面给人以启发。

  有争论是好事。只有在争论中,各方的利益诉求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和满足,行业的稳
定健康和有序发展才更有保证;也只有在争论中,行业才会逐渐揭去隐秘的面纱,将真实情况袒露在消费者面前。在这个事件中,消费者所增加的知识包括:牛奶分为巴氏奶和常温奶两种;两种奶都经过了加工环节;巴氏奶的可保存时间不如常温奶那么长;有的常温奶是用奶粉还原成的;一些出售还原奶的厂商并没有在产品上标明它用了奶粉……

  竞争呼唤诚信。如果没有这场论战,我们显然不太可能去对司空见惯的牛奶作这么多关注,因为我们通常假设商家都是讲诚信的,因而其产品都是可靠的。但是这场论战告诉我们,上述假设是有缺陷的,因为有的商家并不遵守诚信原则。诚信的缺失不仅表现在对产品真实信息的刻意隐瞒,也包括对竞争对手产品的不适当描述。诚信的缺失会导致市场竞争的有序性被破坏,其结果往往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市场有待细分。需要指出的是,巴氏奶与常温奶在营养成分上并无明显差异;以鲜奶为原料和以奶粉为原料也不是衡量牛奶优劣的标准。具体来说,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和细分市场,而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传统与消费偏好。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可细分的空间不可限量,大家有必要都在牛奶产品的“鲜”字上做文章吗?

  标准不宜绝对。“禁鲜令”出台的初衷是好的,但它之所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触动了市场的利益点,另外也不能回避一点:标准本身值得推敲。“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奶粉还原奶相比,以鲜奶为原料的奶产品无疑是够得上“鲜”这个评价的;而与长途、长时间运输至城市的常温奶相比,保质期更短的巴氏奶显然更称得上“鲜”字。当这种对比序列现实地存在的时候,在“禁鲜令”中规定“凡加工、加热处理后的奶制品均不能冠以‘鲜’字”是否仍然是妥当和有意义的呢?一个好的标准,并不是因为它对一个名词进行了多么精确的定义,而在于它容易被识别和操作。

  贾平凹的《废都》里有一位人物,喜欢直接将嘴对着牛的奶头喝奶。这或许是唯一可以无争议地贴上“新鲜”标签的奶产品。但这未免有点滑稽吧?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