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投票冷漠症拿什么药来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11:03 证券时报

  □孙森林

  有很多事是很难预料的。比如三一重工(资讯 行情 论坛)的股东大会,人们预料它应该是非常热闹的,但是偏偏它很平静。仅有四位个人流通股东到了股东大会现场,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位的机构投资者无一到场。四位个人流通股东之中,有两位是有投票权的,但最后只有一位参与了投票。

  三一重工股东大会的结果还是让流通股东满意的,大会如期通过了修改后的分配方案。可是流通股东对股东大会的冷淡态度让人担忧。这不是发生在三一重工身上的个别现象,而是当前的一个普遍现象。如果说在分类表决机制建立以前,流通股东对股东大会冷淡还情有可原,可是为什么有了分类表决机制,流通股东还是不够积极呢?

  请别以为流通股东不够理性,其实正是因为他们非常理性,才造成了这种局面。分类表决是流通股股东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流通股东非常清楚这一点。问题是,这个工具用起来很不方便。如果去股东大会现场投票,费用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这钱花起来容易,可是要想从股票上赚回来,可就难了。成本大于收益,流通股东当然会算这个账,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去参加现场股东大会呢?

  当然,不去现场,流通股东也可以参与投票,不是有网络投票吗?可是,别说没条件上网的,就是有条件上网的,要想真正投上一票也不容易。投票的时间就那么几个小时,成千上万的股东要挤一条独木桥,网络堵塞是很正常的,如果折腾了一个小时还登不上去,试问还有多少人能耐心等待下去?后来交易所开通了交易系统投票功能,对流通股东来说是个喜讯,投票率比原来高了一点。可是有不少上市公司偏偏喜欢在周末开股东大会,流通股东要想投票还得跑到证券营业部去,这时间这地点,怎么都让流通股东感到麻烦,他们还愿意去投票吗?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流通股东冷淡态度的更主要的原因是,个人流通股东花了钱,耗费了时间,他们也不能改变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首先,表决什么,如何表决都是大股东说了算,流通股东只能被动地说“YES”或“NO”,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流通股东还未表决,已经处于下风。其次,个人流通股东的权力已经被机构流通股东所架空,流通股东的表决权实际上变成了机构投资者的表决权。虽说机构投资者也是流通股东,但是他们的利益与个人流通股东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经常在前后两次表决中投出相反的票,更体现了这种差别。在个人流通股东看来,既然费时费力地投票也改变不了结果,还不如免费“搭便车”。最终的结果就是,个人流通股东失去了参与类别表决的兴趣。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开始试点,改革试点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通股东的认可程度,而流通股东发言的平台就是分类表决。如果流通股东无法顺利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会选择最方便、最直接的投票方式———“用脚投票”,即抛售手中的股票。所以,完善分类表决制度,提高流通股东的投票率势在必行。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关键是对症下药。一是要降低流通股东的投票成本,提供更方便的投票方式;二是鼓励独立董事、个人股东征集流通股东的投票权,或者发展专业代理投票公司;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方面的监管,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四是进一步完善分类表决制度,例如规定个人流通股东投票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方案才算通过、延长投票时间等等。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