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熊永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邓郁松认为,全球石油价格频繁、大幅波动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提高能源风险防范能力基本方向是走多元化、市场化道路,引进竞争机制,加强政府调控能力。
邓郁松指出,国际油价变化与石油产品自身特点密不可分,石油属大宗贸易产品,需求弹性小,而供需地区分布又极不均衡,价格对供需变化高度敏感。以2003年美元价格衡量,1970年代以来国际油价在8美元/桶至96美元/桶范围内波动。他表示,供需状况决定油价波动方向,目前油价持续高位震荡的波动方向总体反映了全球石油供求状况:美欧等石油消费大国主导着石油需求,OPEC对石油供给起着决定性影响,地区局势不稳定使供给方面存在不确定性,而期货市场作为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中重要一环,期货价格对石油现货价格具有引导与放大作用。另外,信息不对称、美元持续走弱以及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也加剧了石油市场波动。
关于未来国际油价变动趋势,邓郁松认为,未来15年资源前景仍是乐观的,但对OPEC依赖程度增大;供需状况决定油价波动方向,价格形成机制决定波动幅度特征仍将持续;寻求均衡价格努力仍将继续,但油价频繁、大幅波动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
尽管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符合供需双方利益,过高和过低油价都不会长期持续,但国际油价变化对经济影响是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邓郁松指出,价格是石油市场变化的主要信号,但石油价格发生变化原因并不相同,油价变化原因不同,对经济影响也不一样,新一轮国际油价上涨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很不相同,当前受影响最重的是亚洲等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