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股市预期不明华生再上七条建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3:22 第一财经日报 | ||||||||
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是引导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走向双赢 本报记者 陆媛 发自北京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教授于28日上午在“全国首次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论坛”上发表了针对下一步如何改进和完善股权分置改革的七条建议。他认为整个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就
华生认为,改善现行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办法,面临三个主要挑战——稳定市场、消除不确定性、有效化解市场现在对于扩容的担心和恐惧。他在论坛上开门见山地说:“怎样改革和完善我们的试点办法呢?我觉得要标本兼治,现在的这个试点改革办法有内伤,同时在摸索当中还发现有些问题可以改进。我个人认为在改革和完善试点办法方面要抓主要矛盾:第一就是要稳定市场,首先是稳定指数。市场天天下跌大家信心怎么增强?这个改革又怎么能平稳进行?所以第一要稳定市场,稳定指数,那么我们的措施要把力量集中到这个方向上来。第二是要消除市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折让程度、对不同企业会怎么搞这些问题上,各方理解上存在着不确定性。第三个是要有效化解现在市场对扩容的担心和恐惧。如果不扩容的话,现在送30%的股份给流通股股东,大家都说好,那么上市公司今年不扩容,在一两年后再扩容,这就是市场不确定性,是需要集中力量加以解决的。” 对于如何解决以上三个挑战,华生提出了七条建议:第一,优先选择大盘指标股进行试点,既解决稳定指数问题,又解决对于折让不确定性问题。他解释说:“目前大盘指数的调整,实际上也是反映了在选择一部分中型企业做试点的时候,动摇了原来基金选股信心和标准,要调整仓位,因为原来根据同股同权选择的,现在却来了一个折让,原来选择认为最优的,现在变成次优了。”第二,试点要有价格底线的承诺和锁定,所有试点的非流通股股东都要承诺减持的价格底线,要结合现行的时间锁定办法,补充作出价格锁定办法;第三,试点方案要加以改进的,或者说要堵上里面的漏洞,就是要连续出价,不能只是一次性地出了一个价,然后就说这个是底价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第四,社会公众投票率要达到一定比例。他说,“要保证改革的成功,一定幅度的投票率是不可缺少的”;第五,出台鼓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股权分置改革。建议禁止股权不规范的企业再融资,同时限制场外转让;第六,要及时出台改革配套措施,如取消红利税、扩大QFII的进入许可限额;第七,要考虑分类表决试点的替补办法。他认为,1300多家企业中相当多的企业最后达成协议难度很大,在这个情况下改革不能停在这个地方,因此需要替补,比如说连续三次都被否决了,双方达不成协议怎么办?要有后备办法,建议考虑认沽权证,或者其他更加市场化的办法。 华生认为,其中第二条建议的关键就是要引导两类股东走向双赢,这是整个股权分置改革核心所在,双赢实际上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使两类股东基本利益一致起来,就是流通股股东,中小投资者利益,最终是要靠大股东把公司搞好,那是最大的底线,是最大的利益。我们现在不是要引导大股东跟小股东的对立,而是要引导他们利益的一致性,在什么问题上大家一致,公司以后的股价涨起来,在这一点上,大股东和小股东利益完全一致。 华生总结说:“我觉得目前的改革意义是重大,改革试点方案,作为起步的方案,我认为大体上还是可以的,但还有不足,还有改进提高的余地,应该说中国资本市场经过长期的熊市以后,已经面临一个转折点,中国资本市场在经过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一定会迎来一个长期迅猛的扩张和发展这样一个前景,所以我对中国资本市场是充满信心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