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专家贺宛男:股权分置怎样算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8日 16:49 四川金融投资报 | ||||||||
本周四,清华同方召开了一场股权分置改革投资者沟通会,据媒体报道,沟通会以各说各话、各算各帐不欢而散。 会上,大股东首先算了一笔帐:实施改革方案后,非流通股持股比降至35.58%,权益降至10.6亿元,减少了5个多亿,流通股持股比上升到64.42%,权益增至19.2亿元,增加了5个多亿。改革是在非流通股作出牺牲、流通股得到补偿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且非流通股已经
小股东也算了一笔帐:1997年6月发股前,大股东总共投入1.05亿元净资产,从1.05亿元增加到目前的15.68亿元,净资产升值14.93倍,这次拿出三分之一返还流通股东后,其资产升值也在9倍以上。而公司三次发股(1997年首发、1999年配股、2000年增发),流通股东合计贡献了17.38亿元的现金资产,在付出了17亿多的投资成本之后,其拥有的股东权益反而减至14.2亿元,就算这次拿到大股东送出的5亿多权益,也不过增至19亿多,升值率约10%。一个增长900%,一个才增长10%,这样的“补偿方案”能算是合理的吗? 两种算法,反映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立足点:一个以现在占有的权利为基点,强势大股东说,我现在已拥有那么多权益,给你的全部是从我口袋里掏出来的,最多只能给三分之一,这是我的底线,再讨价还价也没用!另一个则以历史付出为基点,弱势小股东(由于现实权利太少,付出再多也只能是弱势)说:你之所以拥有那么多权益,绝大部分都是我给你的,你现在要流通,先得一五一十把原始投入算清楚! 对待过去和现在,大股东和小股东的立场可以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未来,因为未来他们都是流通股,利益已捆绑在一起。可惜清华同方大股东(其背后站着国资委和其他有权部门),在算帐时恰恰把未来、把市场给遗忘了。 首先,通过改革大股东是向中小股东送出5亿多净资产,但同时也得到了流通权,在计算改革后的35.58%股权(30158万股)时,应以市价为标准,这样,35.58%股权对应的价值就不再是10.6亿元,而是17.79亿元(除权价5.90元×30158万股),相比原来不流通时的15.68亿元(非流通股只能以净值计算),还增加了2个多亿,换言之,大股东支付的“对价”都由市场来承担了;当然,流通股东的市值也由原来的23.75亿元(8.70元×27303万股),增至32.2亿元(5.90元×54606万股),增加了8个多亿。第二、改革后清华同方将变为全流通股,流通盘将由原来的2.73亿股扩大到8.47亿股,增加210%,在供给增加2倍多的同时,如果资金面没有变化,股价也将随之下跌,而这种下跌正是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带来的。第三,按同方大股东支付了5亿多对价就获得了3亿多股份的流通权,折算下来,其流通权才1.68元/股,无论是其历史上出现过的20元配股、46元增发,还是目前市场价8.70元(4月29日改革开始前),这1.68元的流通权也实在太廉价了。 包括清华同方在内的大股东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因补偿不到位导致的股市跌跌不休,如果说今天他们还处在非流通状态、还无关痛痒的话,一旦走向流通,损失最大的还是他们自己,除非股权分置改革失败,三分之二股权永不流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