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企业年金潜入股市 > 正文
 

金融机构热央企态度冷 别让年金市场成剃头挑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7:36 中国证券报

  实习记者 王妮娜

  由于企业年金市场80%的资金来自大型中央企业,不少精明的金融机构早在一年前就对它们展开火线“公关”。一位央企社保中心主任说,最热闹的时候,一天有近10家金融机构找上门来。年金市场之热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与金融机构的“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央企疑虑重重而生发的“冷”。碍于企业年金政策还有诸多不明朗之处,不少企业表示,在相当长时间内,他们将静观事态变化。业内人士担心,年金市场恐怕会成为“剃头挑子”——一头热,即中介机构这头兀自热乎,而关键的那头——企业则矜持不动。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专家认为,目前,令企业双眉颦蹙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有两块“心病”。

  一是税收优惠政策不明朗。国际经验证明,税收优惠是年金计划建立的关键。但是,国内关于年金的税法至今是空白,目前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仅限于某些省市,缺乏全国统一的政策。对于年金积累大户的央企来说,由于和财政部直接清算,所以享受不到地税优惠。

  税收政策的缺位大大限制了年金发展潜力。一些完全有实力建立年金计划的企业出于谨慎,在税收措施不明朗前,不得不把年金计划搁置起来。某铁路集团社保中心主任算过一笔账,如果能享受到税收优惠,该集团年金账户每年至少会多出6亿元!

  另一块“心病”来自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大型央企倾向于把握主动权,通过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担当受托人。但是,根据我国《信托法》有关规定,无论受托人是否谨慎行事,都要对“他人”的全部行为承担责任。也就是说,投资出现的损失很可能要企业自己“埋单”。风险过于集中,这对很少和资本市场打交道的企业,无疑构成巨大压力。有些企业私下表示,宁愿把钱存在银行里,承受负利率带来的损失,也不敢去做其他投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意在解决年金保值增值的市场化运作,恐怕难以顺利实施。

  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年金是基于企业自愿建立的。若离开了企业的积极参与,所谓企业年金市场就是无源之水。因此,企业的这两大“心病”不去,我国企业年金市场一定难成气候。更重要的是,如果年金市场发展缓慢,背负沉重养老负担而艰难行走在人口老龄化路上的中国,将因此失去一根坚实的“拐杖”。

  随着企业年金相关法规的陆续出台,金融机构资格认证工作已于上周拉开序幕。但水到之时方可谓渠成之日。专家指出,当务之急是通过制度上的协调和安排,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水灌渠。如此,我国企业年金市场才能跨出实质性的一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企业年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