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追问李钟山贪污案:小会计何以掀巨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 11:59 人民网-江南时报

追问李钟山贪污案:小会计何以掀巨浪

  A 5500万是怎么挪来的?

  按朋友、同事所说,李在单位并没有什么权利,那么这么一个无权无势的小职员是怎么挪用到5500万公款?一仪化职工也称,“如果是手握大权公司高层出这样的事情也就罢了,李钟山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能有这么大能耐还真叫人想不通。”而问题恰恰就出在小人物李钟山身上,真得让人困惑不已。

  据透露,在他总的涉案金额中,大约有2000万元是利用工作之便盗取期限较长的银行承兑汇票,通过其与他人合伙设立的皮包公司到银行贴现实现的。若要通过这种形式长期占用资金,他还需不断用新汇票冲账以避免暴露。

  另外大部分资金则是李钟山指令自己熟悉的客户向其个人账户支付货款。由于在这个岗位上的时间很长,规律摸得非常透,李钟山知道什么时候将款项交给单位,也清楚什么时候要进行财务检查或审计,总能找到新的款项填补以前的漏洞。李钟山作案时间长达6年,期间一直未露蛛丝马迹。

  据熟悉财务制度的专业人士分析,从目前反映的情况,李钟山的作案手法并不算高明,甚至可以说是蹩脚。以现有的财务制度来看,如果执行到位的话,一个月之内就应该能发现问题。其能够在六年时间内挪用如此巨大的资金,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他在这个岗位上待的时间太长,按照现代化的财务制度,这样的岗位应该一年一轮换。

  专业人员指出,银行内部应该是交情相当深的人帮忙,要不然很难把那么大笔未到期的承兑汇票转现,而且从银行方面的管理制度来说,在银行这个环节上也能发现问题。

  据悉,李钟山与当地农业银行关系不错,以前不少业务也是在此经办的。

  B 巨额公款又去了何处?

  据知情人士推测,李钟山所挪用的巨额资金大部分投入到股市和期货市场上了。

  据说,1999年李钟山开始进入股市的时候的确小赚过一笔,尝到不小的甜头。之后他的股票越做也越大。2001年以来,股市持续低迷,李钟山的入市资金开始亏损。其一朋友分析,亏损后他害怕资金无法填回去,便加大了投入,想收回前期投入的资金,但是股市持续的低迷让其越陷越深,形成恶性循环,其挪用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在意识到股市无法填补原有窟窿后,经人指点,他又杀入风险更大的期货市场。由此,他挪用公款的速度不断加快。如果真是如此,5500万的巨款追回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

  C 李钟山案影响仪化股情?

  李钟山事件被广泛关注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其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老牌上市公司。据了解。案发后,许多股民打电话到仪化了解情况,并为公司的业绩担忧。

  业内人士称,仪征化纤(资讯 行情 论坛)在我国化纤行业里是一家相当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也是一家同时在沪港两地挂牌上市的国际性大公司。对于这样的大公司,投资者一向将它视为管理规范、可以值得信赖的公司。然而,如今却爆出这样的丑事,这无疑破坏了该公司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暴露出仪征化纤在财务管理上的漏洞与问题,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心。

  天相投资石化行业研究员田东宇表示,仪征化纤受累于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带来的石化原料涨价,仪化主要聚酯原料PTA、PX、MEG等化工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企业经营成本压力持续加大。2005年4月29日,仪征化纤公布了2005年上半年的盈利预测,公司预测2005年上半年度净利润将较上年同期减少50%以上(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19451.7万元)。然而,仪征化纤同日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仪征化纤每股收益仅有0.001元,净利润仅有区区286万元,同期下降97.5%。可以预计的是,如果资金挪用案得到查处,根据证监会2004年《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仪征化纤将不得不计提数千万元的坏账准备。这对于目前周期性业绩下降的仪征化纤,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仪化的员工透露,4月份仪化的经营状况还是继续低迷,赢利仅40多万元。目前工人是采取轮流待岗制。一仪化老职工痛心疾首地对记者说,“5000多万要1万多名工人辛苦多长时间才能挣回来啊”。

  D 制度缺失成全了硕鼠?

  新浪特约评论员皮海洲认为,应该说,这起小职员挪用巨资案件,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尖锐的,留给仪征化纤公司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首先,它表明仪征化纤的财务人员没有实行轮岗制,这明显违反了我国有关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其次,它暴露出仪征化纤财务管理混乱且财务人员权力膨胀问题。仪征化纤是一家大型的上市公司,营销部每年的资金往来高达数十亿元。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某一名财务人员长期驻在其中,时间一长,他的权力必然会膨胀,甚至会成为无冕之王。如前面提到过的,这位财务人员挪用公款的绝大部分都是他指令自己熟悉的客户向其个人账户支付货款的方式获得的。堂堂大型国有上市公司,货款竟然可以通过某个会计人员的私人账户往来,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里面的故事。然而,在仪征化纤这家上市公司里,却活生生地把它变成了现实。

  其三,它反映出仪征化纤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从2000年以来,仪征化纤在股权划转给中石化后,公司内控制度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也长抓不懈。如每年要组织财务大检查,定期聘请中介机构对下属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公司内部审计及厂长离任审计也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这次巨额资金被挪用,有关人员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不断作案,居然能够安然无恙,足以说明这种公司内部的审计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对作案者也无法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其实这样的问题不仅仅仪化有,在很多国企身上多有这样的毛病,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就是国企腐败案件层出不穷的根源。归纳起来,国企管理制度大体存在三大漏洞。

  管理制度有漏洞。一是个别单位在用人制度上存在“二多二少”的现象,即领导任命多、暗箱操作多,民主推选少、公开竞争少,致使个别道德品质差、政治素质低、法律意识淡漠的人走上了国家工作人员岗位;二是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环节上存在着某些漏洞;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个别单位会计不遵守会计法惟命是从,年度审计走过场。这些制度漏洞一方面为犯罪提供了机会,一方面诱发人的犯罪动机。如出纳员陈某接手工作后,发现3000美元放在保险柜内一年多无人过问,于是拿回家予以侵吞;后来见无人追究,其又通过涂改发票的手段贪污公款8万余元,会计对发票的明显涂改竟没有识破,使其犯罪轻易地得逞。

  财务制度不健全。一些处于基层的小型独立核算单位或临时性机构,由于上级领导只注重效益,忽视管理,造成规章制度不健全,尤其是财务方面的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如某商贸部祖某侵占案,祖某既是该单位的现金会计又是主管会计,严重违反《会计法》的规定,为其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监督制约机制乏力。单位内部财务、审计部门的监督和上级领导对下级的全方位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如国有企业委派到一公司的原主管会计常某和原出纳会计张某利用领导的疏忽麻痹,进行共同犯罪,贪污数额竟高达26万元。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