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国债期货重开呼声渐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 07:4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本报海口5月18日讯(实习记者陈岚桦)十年前,我国的第一只金融衍生产品———国债期货由于大量投机违规事件频出,市场风险高发而被迫关闭。从此,金融期货的品种在中国消失已经整整10年之久。事隔十年,重开国债期货呼声日益高涨,记者探访了个中缘由。

  没有期货的国债市场

  是不健全的

  一个市场是否是健全、有效的市场,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价格能否敏锐地反映交易品种的信息,灵敏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有效节约市场的交易成本,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而我国目前国债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可谓低下。

  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总监鲍建平认为,目前我国国债现货市场价格发现效率低下,债券市场的价格时常出现经常性的、大幅偏离市场的走势,有时甚至严重地扭曲了债券价格,对宏观经济运行已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目前相对落后的现货交易机制极大降低了市场资源的配置。业内普遍认为,如果引入国债期货的交易机制,就会大大缓解这种情况。

  另外,缺乏国债期货的证券市场使得券商获利来源减少。据湘财证券海口营业部总经理刘卫介绍,在国债期货交易火爆的1995年,恰逢股市最为低迷的时候,缺乏作空机制的股票市场使券商无法获得利润空间,而交易的低迷又使经纪交易手续费剧减。而国债期货的作空机制、保证金杠杆交易恰好弥补了股票内在的缺陷,那时国债期货的交易成为券商营业部利润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来源。而目前在缺乏国债期货的证券市场经纪业务完全是死水一潭,与这种缺乏国债期货补充有很大关系。

  最后,缺乏国债期货使投资者也失去了一条重要的获利渠道。在股市闯荡多年的长城大户刘先生告诉记者,过去股市不景气的时候,还可以做国债期货。因为期货可以做空的,只要方向正确,都可以赚钱。但是股市只能购做多,现在这种单边熊市,能确保不亏或少亏就不错了。

  重开时机渐趋成熟

  记者了解到,近来在学术界有关重开国债期货的呼声不绝于耳。从目前的利率市场化、现货市场规模、监管手段等几个方面都说明重开国债期货的必然性。

  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士日前就认为,综合几方面因素来看,国债期货有望“重出江湖”。

  记者了解到,国债期货的前提就是利率市场化。据了解,我国1996年实现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同年国债尝试市场化招标发行,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就为国债期货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期货市场的形成取决于一个初具规模的现货市场,那么我国国债现货市场发展情况如何呢?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显示,从1996年开始,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开始扩大,尤其从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市场的规模扩张迅速,债券资产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8%上升到2003年底的18.9%左右,已经具备一个规模庞大的现货市场,为国债期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从交易品种丰富性上来说,国债品种目前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据省人行相关人士介绍,2001年开始,我国发行15年至30年的长期国债,发行方式也由集中发行为滚动发行使国债市场供求的均衡性显著提高。这种品种的多样化使操纵市场的难度加大,有效抵御了投机行为的产生。

  再从监管的角度讲,目前期货交易市场也逐步成熟、各项法规日趋完善,十年前孕育市场风险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三层次的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风险控制已得到保障。

  作者:陈岚桦

  (来源:海南日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