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资本市场》2005 > 正文
 

透过数据寻找最有价值的全流通股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 17:23 《资本市场》

  图表设计、撰文/王建茹

  来源:《资本市场》杂志 2005年第5期

  根据广泛征集专家意见,我们对未来全流通时最具投资价值的公司进行了量化分析。

  首先,根据截至4月21日已公布2004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业绩,对最低市盈率、最低市净率的前50家进行了摘取,再加上该公司的股份构成比重数据,形成表一和表二。这些也是一般意义上所公认的“好公司”,而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将会由于全流通的启动预期而更具实际参考价值。

  另外,我们还按照最佳折让方案中对流通股股东利益保护的价格与现价进行了比较。对于保护价与现价的差距幅度,我们认为,保护价与现价差距最大的公司原则上应该是在全流通预期下最具比价优势的公司,但结合实际分析,他们却并不一定是最佳的投资对象。

  原因如下:第一,其中绩差股比重较高,在差距最大的前50家公司中,ST类的公司就有28家,占56%。这些公司本身是由于业绩差被特别处理的,这种预期保护价与现价间的较大差距除了表明其加速下跌的态势外,并不能说明它由于全流通格局而更具价格优势,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如果它们首先或较先启动全流通程序的话,较高的保护价和较低的现价之间蕴含了巨大的投资(或是投机)价值;第二,保护价与现价之间巨大的差距,在投资者看来隐含着巨大的收益可能,同时却标明了上市公司进行全流通改造的巨大价格鸿沟。

  因此,表三截取的是保护价与现价差距最小的公司前100名,其中有64家现价还要高于或等于保护价;除此之外,还有151家现价低于保护价不到25%。两者相加共215家。他们属于进行全流通改造的价格压力最小的公司。

  保护价与市场价越接近,大股东制定的非流通股流通价格可以尽量向当前的市场价靠拢,流通股股东直接得自于全流通改造的收益虽然较低,但由于大股东顾虑较少,股权分置的解除更有希望先期展开。(以下省略图表)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