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经济周刊》2005 > 正文
 

中国经济周刊:衍生品风险管理 重在实时监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 17:18 中国经济周刊

  有关导致中航油兵败狮城的原因,至今还未有定论。但是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风险管理与监控上的一系列明显漏洞,毫无疑问是造成中航油在风险度极高的国际石油衍生物产品交易过程中亏损逐步累积,并最后走到无可挽回地步的重要原因。

  ★文/马重

  2004年11月30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因石油衍生物产品交易出现巨额亏空而申请破产保护。这一事件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中航油本身,中国国企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又一次成为海外金融界和投资者的议论热点。

  导致中航油事件的原因,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在风险管理与监控上存在诸多的明显漏洞,是造成中航油事件的重要原因。

  对海外企业实施监管须有先进的风险监控系统 根据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企业要在境外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时不但需要申请资金额度,每月还必须向证监会以及外管局详细汇报期货交易的头寸、方向以及资金情况。

  笔者不知道中航油是否按照办法执行,但即使逐月汇报,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情况下,一个月的时间足以把一个公司输光。而且谁能保证汇报的数据材料是真实的? 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在其证词中也承认,直到去年10月9日,局面到了难以收拾的时候,公司才向其母公司作了首次书面报告,而且还在继续隐瞒某些事实。

  据陈久霖称,如果2004年10月初立即决定斩仓,实际亏损可能不会超过1亿美元,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上级中国航空油料集团领导迟迟不能决策,以致亏损飙升到清盘时的5亿余美元,就是说在最后的决策过程中,每日还在损失一千余万美元。如事实果真如此,那就更进一步说明了在千变万化的世界衍生物交易市场上,资金和风险的疯狂流动常常都是以小时与分钟来计算。没有一个有效的监控系统随时提供第一手的实时风险数据和走向预测,谁能面对市场及时作出理智的决定呢?更不用说千里之外的决策者们了。现在外人还不知道造成这一个多月延误的原因,内在因素恐怕很多,但可以相信,如果身在北京的有关领导当时能通过一个风险监控系统得知每天的延误都将可能增加平均高达一千余万美元的损失的话,结果很可能就会不一样了。

  在今天仍然依赖文字汇报实在是太落伍了。面对变化莫测的全球衍生物产品交易,没有先进的实时计算机风险监控系统,对境外企业的管理和对交易风险的监控只会是一句空话。

  面对国企的“人治”实况,开发引进实时监管系统更为必要 据报道, 中航油在风险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成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使风险管理日常化、制度化;成立了跨部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来对全公司的风险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价;聘请了世界上最大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来制定《风险管理手册》及《财务手册》。按照中航油的内部规定,损失20万美元以上的每一笔交易要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评估,累计损失超过35万美元的交易须得到总裁同意才能继续,而任何将导致50万美元以上损失的交易将自动平仓。《风险管理手册》中还明确规定公司的止损限额是每年500万美元和仓位限额200万桶。表面上看一切都似乎很严密。然而,当公司的运行如同人们所说的“陈久霖就是中航油”时,这套风险管理体系就形同虚设了。

  从中航油事件来看,问题的关键就是其中恰恰缺少了一层关键的监控,那就是外部或上层对中航油整体的监控。在石油看涨的大势之下,中航油逆势而动,内部机制对这种连续长达将近一年的非正常行为固然失控,上级部门也竟然丝毫没有任何警觉,最后导致中航油一败如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面对国企“人治”状况一时无法解决的现实,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外部或上层对国企及海外公司的监控,包括引进或开发能实现远程监控的实时风险管理系统,实为当务之急。

  中航油采用的风险系统并不是最先进的 据陈久霖称“中航油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Kiodex Risk Workbench系统”。不知这是陈久霖说的外行话, 还是欺骗领导和投资者的定心丸,或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误导了陈久霖。

  据笔者所知,世界上主要的金融机构和期货经纪公司,大都开发适合自己使用的系统,通用的商业产品很少,用途各异,面对的用户不一样,谁也不会称自己的系统“天下第一”。

  举例来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早已开发了一套用于期货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系统,称PC-SPAN,其计算十分精密,把全球期货行业视为计算投资组合保证金标准的 SPAN (Standard Portfolio Analysis of Risk)系统的一切新理论统统搬了上去,所以如果用其来验证SPAN 系统的数值,那基本上是说一不二的。但由于其设计上的限制,这一系统却不适合大机构用其来做期货期权交易的实时风险管理与监控。

  从有关资料来看,Kiodex Risk Workbench系统是由Kiodex 公司(已于2004年9月被SunGard公司收购)为能源交易而设计开发的,并不是一个专用的风险管理系统,而且与SPAN 系统不接轨,可以说它是一个带有风险管理功能的交易分析系统。中航油事件暴露出两个疑点:其一是中航油既然已经采用了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在交易中出现的巨大风险,这是使用上的问题,还是系统本身失灵?其二是为什么陈久霖没有联机到该系统上去直接了解公司的第一手交易风险情况,而要依赖于内部的汇报?是否公司管理层只把其当作摆设?

  要重视人才引进 从已经披露的材料来看,陈久霖既算不上是一流人才,也不具备领导大型企业的水平与素质,有人戏称他在后期实际上已成了一个社交明星,公司内部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十分粗放。他不按国际惯例办事,披露信息严重违反基本的诚信原则,包括对投资者隐瞒一些真相。中航油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是“孤立和偶然的”。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起用了许多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担任政府的重要职位和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多数是胜任的。但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驾驭大中型企业、大型事件以及纵观和应变全球市场的能力。笔者认为,本土人才自应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中航油事件也显露出中国还缺乏一些能与世界接轨的一流人才,尤其是在金融、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方面。海外华人华侨中不乏此类精英,关键是国家能有更有效更灵活的措施吸引他们回去效力。尽管中国很注意到海外招才,但实际回去的大多还是刚从学校毕业或工作不久的留学生,不少具有一流水平的管理及专业的人才仍然留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其实,没有十年以上在国外的正规企业工作过,并在大型或重要项目中担任过关键职位的人,很难成为重要项目或企业领头人。有关方面亟需进一步检讨招聘这类人才和用人机制方面的政策。

  依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中国目前的三个期货交易所和两个证券交易所在不久的将来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然而,设立一个新的交易场所尤其是交易所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应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来统筹安排,建一个成一个, 并且真正把“我们制定的规则”融入到国际上公认的“别人制定的规则”上去,而不要把交易场所的设立与一个公司的成败简单的联系在一起。

  目前,国内一直没有开发出类似的风险监控系统。1996年, 笔者访问过当时的北京商品交易所。一位部门负责人听了介绍后说,你们这样先进的风险监控系统目前对国内来说还为时过早,至少五年以后才有可能考虑。后来国内期货业整顿,此事也就被束之高阁了。如今国内期货交易已有一定规模,期权交易也在准备登场,境外衍生物产品交易也已经开始。有效的实时风险监控系统就更为重要了。当然不能认为,只要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实行实时风险监控,国企或其他公司就可以完全避免类似中航油事件的重演了。考虑到目前国企或其他公司的管理水平总体偏低,对国企的风险监控将是一个牵涉面很广、时间很长的系统工程,但随着监管制度的加强和实时风险监控系统的实施,以及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类似中航油事件再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作者为美国R.J.O’BRIEN公司资深系统分析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衍生品风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