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股东代表诉讼制难题待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09:41 南方日报

  昨日刚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到,将“研究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其他对投资者提供直接保护的机制。”这表明,股东代表诉讼制这一旨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机制,目前已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制度的建立及相关规则的完善有望提速。

  “股东代表诉讼”是当公司权益受到侵害,且公司未能追究侵害公司利益人的法律
责任时,由股东代表公司对侵害人提起诉讼。与股东直接提出的民事诉讼不同,股东代表诉讼胜诉后的利益归属不是提起诉讼的股东本人,而是由公司获得损害赔偿。

  长期以来,受“一股独大”及治理机制不完善的制约,上市公司陷入“生存怪圈”——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持股优势的控股股东控制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权力又集中于法定代表人。一旦控股股东、管理层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只要法定代表人不愿起诉,上市公司就处于无法起诉控制者的瘫痪状态。

  如何才能根治这一“顽症”?除了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及追究刑事责任外,启动股东代表诉讼制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实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关键,在于化解操作中的一些难题。比如股东的起诉权问题。按一般做法,提起诉讼的股东应当是大股东的直接受害者,如果这一点无从认定,则法院就难以认可流通股股东在大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中受到了直接损害,因而也就难以受理。另一方面,为防止恶意滥用股东代表诉讼及增强其代表性,起诉者的持股期限、持股数量等也应作出限制,否则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乱。此外,诉讼是否设置“董事会、股东会或监事会确认不愿出面追究责任高管”的前置程序,也是股东代表诉讼中的一个制度性难点。

  如何在诉讼中充分保障流通股股东的积极性也至关重要。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下,官司获胜大股东还款给上市公司,或高管对上市公司作出赔偿,但流通股股东仍一无所得。除此之外,还可能面临高额诉讼费的问题。如果在股东代表诉讼制中对诉讼费没有特别规定,“打赢了官司又拿不到钱”,很可能导致流通股股东起诉动力不足。

  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需要解决的难点还不少。只有以最大化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为前提,通过相关部门的多方协调,在制度设计上开辟出一条“特别通道”,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中证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