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显示上市公司变慷慨 缘何大面积分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05:4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截至4月12日,已披露年报的883家上市公司中,有575家公司公布了分红方案,占比为65.12% 分红众所周知,重融资,轻回报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表明,1993-2003年,上市公司平均分红比率为35.9%,也就是说,有6成多的上市公司拒绝给予投资者现金回报。但从已经公布年报的883家上市公司(截至4月12日)的分配方
截至4月12日,883家上市公司中,有575家公司公布了分红方案,占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的65.12%。派息总额超过643亿元,派现规模与派现总额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息收益率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像唐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首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等公司的股息收益率都超过了10%(税前)。 上市公司重视给股东的股利分配是一个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视起股利分配,尤其是现金分红?而高比例派现上市公司又为何不受市场追捧呢?我们下面做一个分析。 业绩是上市公司分配基础 从已经公布的年报来看,上市公司2004年业绩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4月12日,883家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34元,较2003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相关数据统计显示,1995-2003年间两市加权平均每股收益的最高纪录为1995年的0.25元。从目前的迹象来看,2004年上市公司业绩(每股收益)创出近十年来新高的可能性非常大。良好的整体业绩奠定了2004年上市公司大面积分红的基础。 从行业归属来看,盈利稳定、所需固定资产投资少、投资周转率高或现金周转情况较佳的行业分红较多。如采掘业和钢铁业的行业发展较为稳定,股息率较高的几家上市公司,如唐钢股份、首钢股份、新兴铸管(资讯 行情 论坛)、济南钢铁(资讯 行情 论坛)等都属于钢铁行业;电力和公用事业现金周转情况较佳,部分公司也分红较多,如上海能源(资讯 行情 论坛)、文山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等。相反,行业增长快、投资需求大的行业分红相对较少,例如信息技术行业。 大股东分红意愿强 在上市公司中,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占很大比例。其中,很多公司在上市之初进行了资产剥离和重组,大股东将优质资产包装进股份公司后,自己却承担了不良资产和所谓的社会包袱。还有一些大股东为了维持公司上市后的业绩增长,通过关联销售等方式为上市公司重组买单。长此以往,大股东现金单向流出,使其财务压力陡然增加,造成失血过多。因此,大股东有通过分红求得现金平衡的需求。统计来看,575家拟分红的上市公司中,有439家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30%,占比超过76%。 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套现的动机更强。尤其是在市场化发行的阶段,许多民营企业通过高市盈率发行形成了高额的资本公积金,客观上刺激了大股东套现的欲望。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部分实施MBO的上市公司推出了高分红方案,而这些企业大都是业绩优良的蓝筹公司,如两家河南的上市公司和一家位于山东的上市公司。这种现象不由人把分红和为MBO的巨额资金买单联系起来。 管理层有关规定影响大 2004年12月,中国证监会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将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资格直接挂钩,规定3年不分红不能再融资。这些措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改变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圈钱和重融资、轻回报等侵害公众股东权益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推动上市公司2004年大面积分红派现的直接动力。 最后需要一提的是,社会舆论对上市公司分红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近两年,社会舆论和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光圈钱不派现的做法相当反感,时常见到媒体上对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现象的口诛笔伐。这对上市公司在考虑分配方案时也起到了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然而,从市场表现来看,部分推出高分红方案的上市公司股票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追捧。这其中的原因很多。 首先,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分红并不具有持续性。由于分红后股价需要除权,假设除权后价格不变,投资者在除权前一天把股票卖掉甚至比接受分红更有利,因为分红要交税。而上市公司分红如果具有持续性,股价最终会填权,投资者才能最终获得收益。 其次,投资者对部分高分红上市公司今后的业绩不乐观。比如钢铁类上市公司,由于宏观调控和铁矿石涨价的原因,市场普遍预期其2005年业绩存在压力。 再次,部分公司在高派现的同时又推出了较大规模的再融资方案。当然,再融资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但两者同时推出,不能不让人对其推出高分红方案的动机产生怀疑。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 徐效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