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花瓶蜕变成食人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02:23 每日经济新闻 | ||||||||
窘于德昌投资担保9000万元以及1000万元委托贷款,西北化工(资讯 行情 论坛)宣布去年预亏6000万元至9000万元。而就在2个月前,西北化工还乐观地称,2004年度公司业绩将大幅提升。这一幕股市“变脸”,让广大股民愕然。此前西北化工从未就此发布过临时公告,而其账务报表也没有反映出相关信息。尤其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巨额担保幕后的利益攫取者竟然是其独立董事吴昌侠。
声名“大振”的吴昌侠将进一步恶化国人心目中上市公司独董的形象。中国上市公司独董地位之低下,从几个通俗的比喻就可以看得出来:先是被形容为上市公司的“花瓶”、“聋子的耳朵”、“遮羞布”,后来索性被视作一群不明方向、游到浅海集体搁浅的鲸。 这种比喻虽然有欠厚道,却形象地反映出独董无奈、无助、无力的“三无”境界。自从2001年证监会发布一系列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董制度的意见以来,股民普遍希望借助这一制度,对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违法经营与利益交易进行监督,以切实保护自身的利益。无奈这一舶来品的本土适应能力极强,经过中国股市潜规则的“洗礼”后,独董既不独立,也不“懂事”。 独董的要害在于,不与公司及大股东之间存在妨碍其作出独立判断的利害关系,以确保独立、公正的原则不受到利益侵蚀。但国内上市公司的独董制度,却把大股东与独董拴在了一根利益链条上,独董由上市公司聘请,并且从上市公司领取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的年薪。如此独董,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公正的监管? 有少数独董不受“嗟来之食”,拿了钱还“挑刺儿”,如伊利的俞伯伟等,不久便被董事会罢免职务。可见,在内部人控制的企业,所谓公正监督只能是一句空话,逆淘汰规律大显神威。独董走出“花瓶”阴影的宣言虽曾惊鸿一现,但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是苦涩。 独董权衡利弊,目前的现实选择不外乎数条道路:或是干脆在年薪等个人利益上讨价还价,与上市公司沆瀣一气;或明哲保身,以“不在其位、不用其权、不谋其政”做撞钟和尚;而另类独董如吴昌侠,则走向“罪大恶极”,为了一己私利掏空上市公司,成为股市规则的彻底破坏者。 没有使独董从上市公司的利益链条中抽身,是导致独董不独的根源;而上市公司监管制度“虚悬”,是孳生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董事贪婪品性的土壤。如果说伊利独董俞伯伟、北海新力(资讯 行情 论坛)独董王军生以其个人品格,成为了中国股市独董发展史上的“旗手”,那么吴昌侠则以其贪婪与经济权势警示中小股民:没有完善的制度、良好的品性,独董也会成为股市的“食人鲨”。 西北化工独董事件也印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一个制度不完善、一股独大的市场上,利益关联者往往可能变成利益攫取者。而令人担忧的是,若国家监管部门不及时严厉查处,吴昌侠这类“食人鲨”会越来越多。 作者:叶檀 本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