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统一指数推出 > 正文
 

统一指数推出 指数创新寻出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 12:04 证券日报

  □ 大摩投资 徐胜治

  2005年4月5日清明节,沪深300统一指数即将颁布的消息推出,在沪深两市分别运行了十余年之后,大陆股市终于第一次将拥有一个统一的运行指数。仅仅从这个角度,统一指数的出现是有历史纪念意义的。

  历史纪念所包含的情感很复杂,就中国股市来说,其中交织了曾经的期待、反复的失望、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后市诸多的期许。有人在评价统一指数推出的意义时,强调了该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为今后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以及给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思路等等。个人认为,现在谈这些还为时过早,沪深两市的统一指数推出本身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仅仅编制了一种新的指数并不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新的变化。

  单纯的指数毫无意义

  市场中最早出现的是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随后出现了上证30和深圳综指,近年来,指数编制的花样翻新越来越多,先后出现了上海180指数、深证100(资讯 行情 论坛)指数、上证50(资讯 行情 论坛)指数等等。结合这些指数的推出,曾经又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指数基金,近期还新出现了结合上证50指数的上证50ETF(资讯 行情 论坛)。

  在这么复杂的指数体系中,到底哪种指数更具备代表性却很难说,人们最习惯去观察的是上证综指。然而今天的上证综指因为新股上市首日记入指数等多方面人为的因素,已大大失去了连续比较的真实性。我们观察沪综指和深综指走势的差异,就能够发现目前的指数系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失真现象。

  近年来为了满足某些方面的投资要求,先后推出了沪180、深100、沪50等样本指数。我注意到一种现象,那就是每一次有新的指数推出的时候,编制方的宣传推荐内容几乎都是一致的:更具备市场代表性、代表了市场中最优秀的什么什么品种、更具备操作指导性、反映了什么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更具备金融创新性质、有助于投资机构推出什么什么样的新品种。

  这些也许有意义,但意义不大。近年来指数花样翻新推出了不少,但整体市场并没有因此有所起色,市场的核心资产市值仍然处于缩水状态中。虽然前几年以基金重仓股为主要力量出现了几次波段行情,但并没有改变目前市场估值体系混乱的状况。也就是说,上证50不会是一种比上证180(资讯 行情 论坛)“更好”的指数,而上证180也不会是一种比上证综指“更好”的指数。

  指数的意义是反映市场运行的真实状况,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内容。虽然推出统一指数十分必要,但是并没有超出反映市场运行之外的意义。

  实质性革新才是出路

  统一指数的推出引发了市场人士对股指期货的热切期盼,但是有关人士表示,统一指数的推出并不意味着股指期货在近期内就会出台,这是两个概念。

  不错,这确实是两个概念,但是对于今天的市场,如果抛开股指期货去谈统一指数,那么统一指数的推出意义也不大。我们无非又有了一种新的指数体系而已,专业人士在衡量市场时又多了一种新的计算公式,这是翻新不是创新,对市场来说,也只是繁琐而并不意味着繁荣。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指数基金,甚至也有了指数ETF,在这一方面金融创新发展的速度很快,这是我们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的结果。但是有指数基金却没有指数期货,这是一种非常滑稽的局面,就像一条腿粗一条腿细一样,但是这种很不正常的局面,人们却不急于改变。

  目前几十家基金管理公司所拥有的基金份额已经占到了两市流通市值的三分之一左右,为数不多的投资机构成为了市场的主流,然而不能做空、没有避险机制的市场在客观上只能造成主流机构的合谋操纵,从而形成比较统一的高抛低吸思路,无助于市场的稳定运行。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出现,在未来机构投资者继续发展壮大的道路上,恐怕会越来越严重。

  有人说推出做空机制的时机还不成熟,我想问一句:什么时候算时机成熟?现在的市场并不需要一种新的样本指数,需要的是制度的完善。统一指数的推出使我们有了可能去要求做空机制的推出,这个机会不能继续等待下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