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强制分红制度将出台 > 正文
 

派息总金额达160亿以上 转折之年期待理性分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09:10 解放日报

  一个价值推进的市场、一个能够让投资者不断进入的市场,应该是一个能让各类投资者持续得到足够回报的市场。

  不分红、少分红的股市“铁公鸡”,如今似乎在转向。

  2004年上市公司年报的一道亮丽风景: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首次出现大面积分红。截至
目前,在已披露2004年年报的3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七成以上公司公布了分红预案,且派息总金额达160亿元以上。

  “只要大家形成共识,今年就是资本市场的转折之年。”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上市公司如此慷慨分红,是否透露了股市转折的蛛丝马迹?

  逼出来的分红潮

  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不重视投资回报,是股市一大硬伤。中国证监会在去年底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对上市公司分红采取了一定的强制措施:将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资格直接挂钩,即三年不分红不能再融资。

  这一政策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它直接推动了上市公司大面积分红派现,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众股股东的权益。但客观上却让这波分红潮,多少带了些“逼出来”的意味。

  “作为再融资的通行证,分红也就成了上市公司为自己留下圈钱的后路。”市场分析人士黄湘源说。从眼下上市公司纷纷推出分红方案来看,在派息几毛,甚至几分、几厘的同时,不少上市公司毫不客气地推出再融资方案。据统计,截至目前,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已达80家左右。如泰豪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每股0.28元利润,派息0.05元后,却有3500万股的增发计划。金山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同样在每10股派0.23元后,将发行4亿元可转债。分红派息似乎成了一些企业“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手段。

  除此之外,为迎合保险资金、养老资金和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所谓的“价值投资”,作秀分红,也成为某些上市公司炒作股价的手段。黄湘源认为,一些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为配合主力炒作股价,甚至不切实际推出高比例送配方案,为股价的日后运行埋下不少风险。

  最经典的例子来自“德隆系三驾马车”。在过去几年中,新疆囤河、湘火炬(资讯 行情 论坛)、合金投资(资讯 行情 论坛)均可算得上是A股市场中送配分红最为积极的股票。新疆囤河曾在1997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五次扩张股本,复权后股票价格曾高达187元,但最终难逃回落,跌至10元以下。湘火炬、合金投资也是如此。看似诱人的上市公司连续转增股本,却都成为掩护主力操纵股价的保护伞。

  不公平的代价

  分红是好事。但分红却绕不过“公平”这道坎。

  根据新兴铸管(资讯 行情 论坛)日前公布的2004年年报,该公司将每10股派现10元(含税)。按新兴铸管2004年8.84元的平均股价计算,流通股股东若持有一年,扣除20%的红利税,投资回报率达到9%,这在市场上已是非常高的了。但非流通股股东按每股面值1元计算,其年回报率更是高达80%。

  相比之下,非流通股股东比流通股股东付出较低成本,投资回报却通常是其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原因在于,内地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必然带来同股不同利。”黄湘源认为,尽管管理层一再提出要保护流通股股东合法权益,但在股权分置这一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前,不公平是不可避免的。分红的真正受益者,永远都是以大股东为代表的非流通股股东。事实上,分红越多,中小股民付出的不公平代价也就越大。因为上市公司高派息,往往会成为大股东利用分红套现、甚至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种手段。

  分红后的除权,也让中小投资者付出了不公平的代价。在除权制度下,股权登记日的第二天一开盘要先把分红除去。假如投资者1股分得1元红利,股权登记日那天收盘价为10元,第二天开盘时昨日收盘价当9元计算,因此股价必须再涨至10元,投资者才能获得1元钱(未扣税)的回报。而在目前股市低迷行情中,股价上涨实为不易,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很大程度上被取消了分享收益成果的资格。而非流通股股东却是实实在在得到了这笔回报。黄湘源称,这种引自国外成熟市场的除权模式,只有在可流通的市场中才能真正体现公平。

  此外,对于目前20%红利税,也有不少专家提出质疑。上市公司分红征收个人所得税,其实是重复征税。上市公司在上缴了33%的企业所得税后,剩下的理应是全体股东的。20%的个人所得税,无疑大大缩减了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投资回报与企业成长

  上市公司分红,往往与其成长性相关联。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回报,也正是受益于企业的不断成长。以持续分红引导价值投资,将带领市场回归投资功能。一个价值推进的市场、能够让投资者不断进入的市场,应该是一个能让各类投资者持续得到足够的投资回报的市场。

  但分红只是回报投资者的方式之一,未必所有的分红举动都能获得成熟市场的肯定。为融资压力而分红,以及为回报股东而分红,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需要的是真实的、理性的分红。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杨朝军教授认为,上市公司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分红,也不能说连续分红的上市公司就值得长期投资。微软IBM都是很好的例证,两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长期(超过3年)不分红的情况,但投资者依然持有股票,并不断从公司成长中获益。理由很简单,公司为了投资新项目,将盈利用于再扩大企业规模,这似乎更能让投资者从股价的真正上升中获利。

  “企业只有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分红方案,而不是盲目分红、或恶意分红,才能鼓励长期投资。”杨朝军说。

  相比之下,对当前分红十分大方的几家上市公司,投资者就应理性看待。黄湘源指出,有一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每股收益为1元,且该股每股派现1元,公司将净利润无疑全部分给股东。这使得企业缺少了再扩展的空间,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不利。而另一家上市公司虽然每股派息0.7元,但其派息额却超过了公司0.62元的每股收益,有“借钱分红”之嫌,对企业后续发展不利。

  上市公司分红究竟多大程度上代表真正的投资回报,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事实上,高分红个股,也并不为市场所追捧。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A股累计分红前20名的股票,市场表现却明显弱于后20名的股票。这预示着上市公司配合主力炒作越来越没有市场,也体现了市场心态的日益成熟。不过,在上市公司并不能为市场带来长期固定的、可预期的收益的情况下,资金往往转向追求二级市场短期利润最大化,整个市场也就陷入了非理性依靠资金来推动的境地。

  “只有从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出发,不断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才能让市场走出资金推动的困境,才能让市场在理性分红的引导下,真正实现价值投资。”杨朝军说。

  市场走向成熟需要一个过程,让分红理念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也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但真正以成长型公司分红引发的价值发现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蒋娅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分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