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聚焦新股重发 > 正文
 

善待国有资产完善市场经济 国退民进也应讲根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 11:47 证券时报

善待国有资产完善市场经济国退民进也应讲根本

  □陈伯君

  茂化实华(资讯 行情 论坛)停产风波近来是越闹越凶,近日更有知名经济学家加入到战团中,并为此展开专题讨论,很多观点把矛盾直指中石化,认为北京泰跃是受害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一些领域的冲突暴露无遗。抛开价格分歧的表象,本人也对这场风波所引发的一些深层次的重大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去年张维迎教授与郎咸平先生论战时使用了“善待民营企业主”的字眼,这里本人借用这个词汇,我们也要善待国有企业,现阶段中央政府还必须支持大型国有企业的重大发展。这个“必须”是基于现阶段市场经济的行情和大型国有企业肩负的重任来考虑的。现阶段市场经济的行情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是“不好的市场经济”(吴敬琏语),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不完善阶段。但从不完善到完善,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在建成现代企业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几大步,其中最艰难的明晰产权也有了实质性进展,但大型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等核心难题似乎很难解决,很难达到如大型民营企业的水平。因为这些难题涉及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等都还没有解决,成为大型国有企业的软肋。在实际存在此类硬伤的情况下,国家默认大型国有企业自设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游戏规则”(实际也就是支持),大型国有企业才能在与具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大型民营企业的竞争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退一步讲,在客观存在“不好的市场经济”和还需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大型民营企业是否也真的完全遵循游戏规则呢?如果是完全遵循了游戏规则,“不好的市场经济”又从何谈起?在这个话题下,主要有四层意思:一是如果按完善的、严格的、理想的市场经济尺度来衡量和要求大型国有企业行为,那么民营企业也概莫能外;二是承认今天的市场经济现实,在善待民营企业的同时,也要善待国有企业,不能厚此薄彼;三是在前两个前提下,大型国有企业肩负着国家赋予的重任,国家有道义扶送国有企业一程;四是改革势在必行,国有企业不要把自己的兴衰成败系在国家的扶持上,培育“好的市场经济”也需要国企的介入和努力,与民营企业一道公平竞争。

  此次茂化停产风波中,垄断是大家力诉的焦点。问题是,我们国家实际存在由国有资本垄断的行业,垄断行业的改革也主要是引入竞争机制,目的在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这就决定了垄断和反垄断的性质和界限。目前的一些垄断行业还肩负着维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任。所以,十六大报告对国有资本的投向和使命有明确的要求,“有进有退”是国家赋予国有资本流动的战略考虑。而进的领域,绝对控股的领域,多少带有垄断的痕迹。这些带根本性的发展要求都不是各方所能改变和理论家们所能动摇的。我们怎么能把国资委不断组合大型国有企业的行为仅仅理解成与破除垄断的改革发展态势相背离呢?有很多坚冰的确需要强大的力量才能冲破,以期达到理想状态。而务实的经济学家们都知道,只有最不好的,没有最好的。即使是放在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评价,国资委的行为有垄断嫌疑,因而不是最好的,但的确不是最不好的。

  十六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既然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的命根子,那么“善待国有资产”就是改革发展的底线。中国改革的方向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是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发展,都不能动摇社会主义这个根基。

  (作者单位: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