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创新丑闻暴露高校上市公司造假冰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09:37 上海青年报 | ||||||||
新华社上市不到两年时间,戴着“高科技”光环的高校上市公司科大创新(资讯 行情 论坛)(600551)“丑闻”不断:违规上市、虚报利润;2003年底公司原总裁和财务总监被逮捕;2004年4月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直至有关责任人被法办。 科大创新丑闻被揭露出来是因为5000万元资金的流失。公司先后两次通过质押担保和委托理财向深圳一小公司提供了5000万元资金。其中,2000万元担保金被银行强行划走,
揭了“盖子”的科大创新暴露出更多问题:根据公司披露的“更正后”的财务报表,科大创新2001年虚增利润832万元,2002年虚增利润592万元。即如果扣除虚增的利润,科大创新上市前的2001年净利润已从1005万元减至173万元,每股收益从0.20元减至0.03元,净资产收益率从11.99%降至2.24%;上市后的2002年净利润已从737万元减至145万元,每股收益从0.10元减至0.02元,净资产收益率从4.13%降至0.88%,已根本不符合上市条件。 违规上市后,缺乏制约让科大创新继续“为所欲为”。科大创新的董事会、监事会被经营层架空形同虚设。而根据有关规定,学校又不能干预公司经营。中国科大校长朱清时及其他领导事发后才知道产生了5000万元损失。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人对这一丑闻讳莫如深。有的甚至对记者说:“科大创新只是高校上市公司造假事件的冰山一角,监管缺乏、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是这些公司的通病。只不过有的高校上市公司出现亏空,有学校兜着,为了名校的声誉,再大的窟窿也得填。” 为了解科大创新以及高校上市公司运作过程中更多的细节,记者试图采访中国证监会。证监会以案件还在调查为由,拒绝采访。 目前,科大创新管理层已全部更换。朱清时说:“尽管换了人,在这种体制下,还是难保不出事。我们已经打算将公司并入中科院的产业集群,他们更熟悉市场,经验更丰富。” |